美文网首页人物春秋读书让生活美好
警惕罗振宇的饲料知识和《得到》的学习幻觉

警惕罗振宇的饲料知识和《得到》的学习幻觉

作者: 小胖罗成 | 来源:发表于2017-11-13 10:52 被阅读0次

    罗振宇一直以来都是营销高手,这些年也是靠着营销手段吸引了一大批“教徒”,但这次新书的过度营销显然是失手了。

    罗振宇新书《终身学习》大部分内容都在不同场合之前看过,核心观点制造知识焦虑和提供解决方案,刺激知识焦虑,可能激发学习行为,但是这种学习是功利的,罗振宇使用传播学心理原理,刺激知识焦虑驱动得到APP知识售卖,就显得不太道德了。

    这个传播学原理就是《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里的恐惧诉求里面,也可以是说是焦虑诉求,就是通过制造心理焦虑,并提供简单易操作的解决方案来缓解焦虑,实现宣传和说服的效果。

    比如在最后一期罗振宇一再强调现代人知识不够用,无知的种种害处,需要终生学习,来制造知识焦虑,然后引出自己碎片化学习的解决方案。

    在焦虑诉求里面,解决方案容易操作,说服效果比较好,如果建议太困难、太花时间、成本太高,人们会采取防御性逃避或抵抗来降低焦虑,显然罗振宇给出的是简单易操作,后面的解决方案就是自己读书,太困难,反而容易引来抵制。

    目前社会上能引发大量传播的内容,比如咪蒙、罗振宇,都是迎合了某种社会焦虑心理,并通过低门槛的内容使这种焦虑心理得到缓释。

    一、知识的焦虑来自哪里?

    来自中国高速发展导致的快速社会变迁,环境总是在变化,也就是说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熵增的状态,不确定性不断在增加,那么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呢?

    引入负熵,也就是信息,这就是付费内容创业的契机。

    人们通过不断的获取信息(碎片化知识)来获得那种知道得很多的幻觉,来降低自己心里的不确定性。

    当然,焦虑的来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成功的渴望,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通过教育获得了知识,形成力量,改变了自己命运,于是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也就是想不断获取知识来获得力量,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知识欲望。

    但是这里存在两个悖论,一个是时间稀缺,一个是知识失效。

    首先来说第一个时间稀缺。

    就是我们离开学校后,不得不面临工作、家庭、生活对时间的支离,把整块时间打得粉碎,让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疲惫不堪,感觉身体被掏空,只剩葛优躺,打打游戏看看肥皂剧不错了,还学习,Are You Kidding Me?

    现代知识体系的形成又是分科治学,如同大树一样,体系性极强,要求学习必须花一整块时间集中精力系统学习。

    也就是说真正的学习,必须付出时间、精力、体力三项巨额成本,这是现代人所付不起的。

    所以,这个社会的整体现象是,人们毕业之后基本上放弃了学习(除了工作中的职业技能学习和社会博弈中的人际关系学习,也就是干活和为人处世)。

    于是,社会上一堆骗子开始出来兜售快速碎片化功利学习解决方案,十天学会英语、二十天学会编程、5分钟学会管理、XXX极简史、干货宝典秘籍盛行,都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但这些学习真的有用吗?

    当然,碎片化学习整体来说,肯定比不学习有用,这点不能否定,但是他的危害也很大,就是制造了学习的幻觉,让你错误的以为自己真的在学习,而且学到了东西。

    实际上碎片化学习只是低效的信息获取而已,比如孔乙己知道“茴”字的六总写法,以及《最强大脑》里的那些“牛人”,背圆周率能到上千位,根本没什么意义。

    这里就引出我们的第二个悖论,就是知识的失效。

    二、知识在今天为什么会失效?

    主要有两个原因,互联网导致知识的云端化和环境的剧变。

    首先,知识的云端化,导致知识的普及和获取门槛极低,原来需要存在大脑里的知识,现在电脑上随处可查。

    曾经有人出题考爱因斯坦:“您记得声音的速度是多少吗?”爱因斯坦淡淡回答说:“不知道,我必须查一下书本资料才能回答你,因为我从不去记资料上能查到的东西。”在爱因斯坦看来,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依靠的是大脑的思维能力,远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也就是说,互联网时代,我们学习方式应该从用饲料知识饲养自己,变成体育锻炼式的学习,就是不断的训练思维能力。

    当然,这里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积累是思维能力的基础,比如只有多吃多运用才会长肌肉,但是如果只是一味的进食饲料知识,就会出现代人普遍面临的“肥胖”问题,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随处可见那种人,知道很多,从国际局势到前沿技术,侃侃而谈,但是不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说知识失效,是说知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对比不断向后者倾斜。

    但是,罗振宇兜售的更多是饲料知识。

    如何训练思维能力呢?我们后面再说,先把刚才知识失效的后面两个原因说完。

    知识失效的第二个原因是,环境的大幅度和高频率剧变。这也是为什么干货总是失效的原因。我日常知识大多是经验的积累,但是问题的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知识也就失效了,比如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学知识,今天在互联网公司已经基本被抛弃了。

    此外,知识的扩散和竞争也使知识失效,就是很多干货刚开始很有用,当时一旦干货扩散后就没用了,比如借势营销,刚开始的时候很有效,但是这个技巧通过模仿扩散后,大家都借势形成竞争,到时借势的效果越来越弱,直到失效。

    所以,干货知识的学习,总是陷入一个升级打怪的循环怪圈,总是在学习,但是学习的东西总是在失效,又要学习新的东西,知识的焦虑就越发剧烈。

    那我们应该学什么?怎么学?

    学思维的能力!

    核心是问题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

    当然,再次声明,我不是反对知识学习,我说过知识是基础,只是强调知识学习不如思维能力学习重要,更重要的是不要错误的把知识学习当做思维能力的学习,这也是罗辑思维常常给人的幻觉。

    比如罗辑思维得到APP上通过十几二分钟语音解读一本书,让你知道这本书的观点,但是,对于思维学习来说,这样意义不大,因为想对思维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书的作者在论证该观点的论证过程和思路。

    很多大学者的书的核心观点非常鲜明,如果听完一本书,你了解了观点基本上可以去没读过的人面前装逼了,给自己也造成了读过这书的幻觉,这是罗辑思维学习幻觉的危害。

    听完100本书在这个刷存在感的年代非常容易导致知识肥胖症,大谈这一百本书的时髦概念和主要观点,但是根本没有得到思维上的训练。

    肥胖的肥肉和锻炼的肌肉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前者多了有害,后者是健康的体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惕罗振宇的饲料知识和《得到》的学习幻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na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