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复返的时代,滚滚向前;不宣泄的情感,地久天长

不复返的时代,滚滚向前;不宣泄的情感,地久天长

作者: 影山_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22:42 被阅读0次

    2019年2月16日,《地久天长》的两位主演主演王景春、咏梅,史无前例的包揽了第69界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银熊奖和最佳女演员银熊奖。带着这样的光环,让我对这部影片充满了期待。

    王小帅一直是我最喜欢的第六代导演之一,从《十七岁的单车》到《青红》、《我11》、《闯入者》,他擅长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社会中的底层人物,是难得的一直在坚持按自己的追求拍摄电影的人。

    这部《地久天长》,比他以往任何一部电影的格局都更加宏大,可以说是王小帅的集大成之作。电影横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历经知青返城、计划生育、严打、国企下岗、下海创业等时代大潮,直至当下。在这巨变的时代洪流中,原本聚居于小小池塘中的个体与家庭,如浮萍一般被猛然汹涌而至的洪水冲散,各自漂向未知的目的地。

    在北方小城包头,年轻的耀军和英明两家人本是挚友,一起当知青,一起返城。两家的儿子沈浩和刘星更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从小形影不离的发小。在郊外嬉戏中,耀军的儿子刘星意外身亡,这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

    电影从这场事故开始,一开场就采用大量的插叙、倒叙来营造氛围。导演非常巧妙的在事故现场与日常生活之间切换,在20年前后夫妻俩不同的生活之间切换。日常生活的缓慢和安详,映衬出事故发生时的紧张情绪。这样的叙事对比,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情绪冲击,让人对事故原因更加充满好奇。

    导演擅长运用镜头代替笔墨,推进剧情的发展。特别是在同一个长镜头中,通过快与慢、动与静的对比来营造一种旁观者眼中的失控局面。耀军抱着孩子冲到医院的一幕中,一群人焦急呼喊簇拥着跑上楼梯,镜头里随后即是端着药盘、缓缓而行的护士,以及呆立在病房门口观望的病人。护士的平缓和病患的安静,映衬着一群焦急失语、抱头痛哭的家长们。

    失去独子,耀军与丽云的痛苦可以想象,原本温暖热闹的家,瞬间消散,只剩下冰冷。而这种痛苦,也将永远缠绕着他们。从此以后,家中的每一件摆设,都会让他们想起往事,夫妻的每一次相见,都会让他们思念孩子。

    这种痛苦两人只能煎熬着面对,因为这样的夫妻已经不能分开,分开了也许另一方就活不下去了。他们只能让自己麻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为对方而活。时间已经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着慢慢变老。

    中国有1000多万失独家庭,他们与耀军和丽云一样,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忍受着失去孩子的痛苦。他们还将在未来,陷入无人养老的孤独困境。

    英明与海燕也一样痛苦,因为是沈浩的无心之举,直接导致了刘星的身亡。

    海燕可说是电影中最悲剧的角色。她是厂里的计生委主任,八九十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抓的最严的时候。丽云无意中怀上了二胎,这个家庭本有可能多一个孩子。但丽云正是被海燕给亲手押到医院堕胎,并因为大出血永远失去了怀孕的能力。

    自己把耀军和丽云的二胎堕掉了,儿子的无心之失又导致他们彻底失去孩子。最亲近朋友的温暖家庭,是被自己给亲手毁掉的。海燕就这样背负着内疚,煎熬的过着余生。但这又怎能算她的过错呢?计划生育毕竟是那个时代的国策,她只是一个忠于职守的国家干部。也许她有一些自私和虚荣,为了政绩可以大义灭亲。但对于普通人而言,我们只能依附于时代,谁也逃不脱时代的桎梏。

    海燕很像《闯入者》中的老邓,都有着无奈的过去和不堪回忆的老人,犯过时代赋予的“错误”。他们本质上是好人,但也有自己的私心和虚荣心,并因此伤害了他人,内心有着深深的恐惧和愧疚。到老时,他们的心态都已经扭曲。老邓用忙碌来掩饰自己的内心,而海燕,用贫穷来掩饰自己。

    海燕临死时,对丽云说:“我们有钱了,不怕,你可以生了。”这句临终遗言让很多人困惑:丽云被堕胎与有没有钱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海燕临终为何说出这么一句不知所云的话?

    在我看来,这就是海燕的自我暗示和逃避。她不能怪政府,计划生育是国策,她只是一个执行者。她也不能怪自己,怪自己的话,内疚感会让她没法活下去!她只能把当年的“错误”归咎于贫穷,是贫穷让我们只能选择付出,是贫穷让我们在那个时代实行计划生育。她以这样的心理暗示,来转移内心的痛苦,让自己继续活下去。

    耀军和丽云原谅他们了吗?

    沈浩直接造成了刘星的身亡,但毕竟是孩子的无心之失。这两个家庭亲如兄弟,他们一直把对方的孩子当亲生的一样看。这两个孩子也是从小一起长大,形影不离。事已至此,还要去责怪一个十岁的孩子吗?要让他永远活在痛苦和自责里吗?这又有什么意义。

    所以他们选择的是:认命。

    这无关乎原谅,耀军只能怪自己命不好。是命运在捉弄他,让他失子无后。蜷在冰冷的屋中,痛苦只能自己慢慢消解,伤口只能自己慢慢痊愈。痛苦到极致了怎么办?那就离开。离开这个让人触景生情的地方,离开这个生活了半辈子,却已恍如隔世的地方。离开的越远越好,越安静越好。

    这种隐忍与宽恕的能力,似乎是中国人所天生传承的。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这个民族经受了太多的苦难。每一次山川巨变,每一次朝代更迭,不幸的总是这些善良的老百姓。这造就了国人的慈悲本性,他们不管遭遇多少不幸,都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中国人聚族而居,重视教育,他们的孩子总是被保护得很好。

    耀军和丽云搬到了遥远的福建海滨小城连江,他们重新收养了一个孤儿,也给他取名刘星,希望能够开启新的生活。伤口慢慢舔总会愈合,人总要活下去。

    这个南方小城,生活方式跟北方老家完全不一样。我自己深有感触,包头和连江这两个城市,我都去过。在我的印象中,他们没有任何相似之处。一个地方盛产牛羊肉,一个地方主食海鲜。一个地方口音粗犷,一个地方说话委婉。

    这样的环境对耀军和丽云来说却是正好。从未来过的陌生海岛小城,封闭偏远,没有一个熟人,连他们说的话也完全听不懂。这里完全看不到过去生活的影子,不用担心触景生情,正适合开启新的生活。于是我们看到,在南方的海边小城,竟然有人坐在码头边,边剥着生蒜边就着饺子。

    耀军没想到茉莉会找到他们。茉莉的这一段插曲,我觉得是有些突兀的。为何安排这么一出冲动出轨的戏码呢?是为了在他们死水一般的生活里,掷出一些涟漪?让妹妹为哥嫂一家的错误还债?出轨这事似乎也不太符合耀军的人设。

    不过这段插曲,确实也为影片增加了一些戏剧冲突。比如女人的第六感。在茉莉乘坐轮渡去找耀军的时候,丽云也正在对面驶过的一艘船上,与她擦身而过。丽云隐约看到对面船上坐着一个女人,一看就不是本地人。在这个边远小岛上,平时是没有外地人来的。女人的第六感让她预感到情感的危机。

    茉莉愿意把孩子生下来,但是耀军放弃了,他不可能再去伤害丽云。电影结尾处,导演跟我们玩了个小梗。茉莉与大家通视频,耀军和丽云明显有些尴尬的,现场的其他人并不知道这段插曲。这一幕挺有趣,两位老戏骨的表演太到位了,把细微的情绪变化拿捏得出神入化。

    茉莉要带自己的孩子跟大家视频,我们不由得为耀军和丽云紧张,这要是耀军的孩子的话,情感片就要变成狗血剧了。看到视频里茉莉的孩子是个混血儿,我也不由得长吁一口气。不知耀军和丽云此时会是什么心情,是解脱?是放松?是发自内心的快乐?只能用百感交集来形容了吧。

    也正是这个混血儿,让耀军和丽云彻底的放下过去,回归自我。在南方小城20年后,他们第一次回到这个北方的城市,回来是为了见海燕最后一面,双方都不留遗憾了。回来听到了沈浩的忏悔,他们应该深感欣慰。视频上看到茉莉的混血儿子,他们也就彻底没有内心的羁绊了。他们与这个家庭的所有纠葛,都一一解开了,从此坦然相向,互不牵绊。

    王源饰演的养子的回归,让故事画上了大团圆的结局。这也挺好,这对夫妻隐忍了数十年的痛苦,晚年终于能放下所有的龌龊与羁绊,甚至离家出走的孩子也带着女朋友回到身边,这何其幸运。我们又怎么忍心让故事结束在孤苦伶仃的那一刻呢。

    老家已经回不去了,新家在那个南方的小城。虽然还是没几个熟人,虽然还是听不懂他们说的话。但那里有我们的家人,有我们深耕的事业。

    这也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巨变的社会,数亿人口迁徙流动,无数人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故乡,无论出于什么原因。更多的人在新的城市落地生根,蓬勃生长,地久天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复返的时代,滚滚向前;不宣泄的情感,地久天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nm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