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中,孩子的很多行为可以归纳为四种目的分别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如何判断属于哪种目的呢?可以从父母或者老师的感受出发,静心来考虑你会采取的行动。孩子针对行动可能有的回应。这是正面管教中冰山上的行为,这些行为我们可以看得到的,而只有对孩子的冰山下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采用更好的对策。
比如如何判定寻求过度关注为例,现在生二胎的家庭越来越多了,一个亲戚家里的孩子(老大)原先还是很乖巧,突然之间晚上刷牙洗脸就是磨蹭,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心烦、恼怒、着急,我们一般会采取的行动是提醒,哄劝实在不行就是将其骂一顿,可是他爸妈发现刚骂完几天他会乖一些,不过很快他又开始故伎重演了。
这个说明他的爸爸妈妈只是看到冰山上的行为,然后采用严厉的方式处理,效果很不好,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进一步分析孩子这样做背后的因素是什么,这个孩子背后的信念是想获得关注,大人们能围着他团团转,因为他感觉爸妈的爱都被弟弟夺走了。他最终的目的是获得归属感。所以我们就可以换一种方式对待孩子了。要不断告诉孩子他们爱他,在他做不好事情时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他从磨蹭这事中脱离出来。
对于孩子的行为我们大人更重要的是有耐心,对他们尽量要有宽容之心,只有有了宽容之心,才能会认真分析行为背后的信念,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