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自从贾琏送林黛玉向扬州去后,凤姐儿在家也是十分的没有意思,每天和平儿睡在了一起做个伴。
这一天夜间平儿已经睡下了,凤姐儿只是睡不着,好像有事一样,闭上眼迷迷糊糊之中,就看见秦可卿从外面走了进来。说是来和凤姐儿告别,还说要向凤姐儿托付心事。秦可卿称赞凤姐儿是女子里面的英雄,巾帽不让须眉。那些蓄发的男子也不能比得过。但是她跟凤姐说了一个道理,就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的越高,跌的越重”。说不要看我们家现在赫赫扬扬的已经有100多年了。倘若将来有一日乐极生悲,应了那一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是枉称做诗书世家?
凤姐儿听了这个话,心里自十分敬畏。问有什么办法可以永保我们家的富贵永昌呢?
秦氏冷笑的说,婶婶,你怎么不知道否极泰来,盛极必衰的道理呢,哪有富贵永昌的这件事情。如今你只听我今日所言,把两件事办好了,一是在祖坟以及祠堂处,多置办一些田地房屋。另外把家塾也搬到这个地方。会同族中的长幼给大家定一个规则,这一年的地亩数所产钱粮,做祭祀供给和家塾学堂费用之事。按房轮流掌管一年,这样轮流开来,又没有竞争,谁也不能典当去卖了。我们将来阖家有罪了,这什么东西他们都可以抄走的,但这祭祀的产业他们官家是不会抄走的。便是家败了,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去处。如果只想着目前荣华富贵不绝,不为将来后日打算,这可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呀!不多时我们家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更是锦上添花,不过要知道也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万不可忘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你一定要早做打算,不要到跟前了,后悔就晚了。
凤姐又问我们家有什么样的喜事呢?秦氏只说天机不可泄露,但是我与婶婶交好一场,送你两句话,你一定要记牢。“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凤姐还想再问的时候,这个时候只听二门上传事的云板连响四下,凤姐惊醒了,人们回话说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出了一会儿神,只是忙忙的穿衣到王夫人的住处来了。这个时候阖家上下都知道了东府的蓉大奶奶没了。宝玉在梦中也听见说秦氏死了,他也连忙翻身爬起来,就觉得心中如刀绞一般,忍不住就喷出一口血来。袭人等慌忙上来搀扶,问怎么了?说要请大夫,宝玉说不必大惊小怪,这是急火攻心,血不归经。又爬起来也把衣服换了,见了贾母也要过去宁国府那边,众人拗不过,只得依他。到了宁府门前,只见府门大开,两边灯笼照如白昼,里边的哭声振天。宝玉下了车,到了停灵的房间也痛哭了一番,然后去见过了尤氏,谁知道尤氏正犯了胃疼老毛病了,睡在床上。
你说这个尤氏呀,她早不病,晚不病,正好这个时候她病了。不过她不病也行啊,她知道自己在府中多大分量,以她这个续弦的身份,以贾珍和秦氏的关系,要料理府中的一应事物,必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必须得病。
宝玉出来见贾珍这个时候,他们家族的子子孙孙都已经来了。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哭着说是这儿媳妇比儿子强十倍,如今伸腿儿走了,我长房绝灭无人了呀,说着又哭了起来。书中独不见写贾蓉悲伤痛哭。
贾珍的父亲贾敬,听说长孙媳妇死了,认为自己修道快要成了,不能重回红尘中将前功尽弃,贾敬不在意,不回来,只凭贾珍料理丧事。
贾珍见他父亲不管,丧事就越发奢华了。安排了准备停灵七七四十九天,请了一百单八位和尚在大厅上超度亡魂。另外还有九十九位道士要打四十九天解冤洗业醮。停棂在汇芳园中,林前另外还有50名高僧,50名高道,对着祭坛按七做着法事。
在买棺材板儿时,贾珍是看了几付杉木板子都不中意。最后用了薛蟠木材店里的樯木,应是极珍贵的一种,说这样的板做了棺材是万年不坏。这木板子还是薛蟠父亲的时候带回来,给忠义亲王老千岁用的,后来老亲王犯了事情就不曾拿去用。贾珍这才高兴,就命人抬过来了。这副棺材板儿啊,帮底都是厚八寸的,纹理如槟榔之画,还有一股檀香,麝香之味。用手扣击叮当如金玉一样,大家都说这真是好东西呀!这个时候贾政作为长辈劝了贾珍一句,说这个木板珍奇非常,,不是平常人可以享用的,建议他还是用上等的杉木就是了,这显然是越格太大了。贾珍只想给秦可卿最好的,也恨不得替秦可卿死去了,这个话如何听得进去呢?这个时候秦氏的有一个丫鬟叫瑞珠,见秦氏死了,她也碰柱而亡,随主人去了。贾珍也命人按孙女的礼法安葬了她。另有一名丫鬟叫宝珠的,见秦氏因为没有后人,所以甘心情愿的作为秦可卿的义女。摔盆发丧扛灵幡送入坟莹。贾珍欢喜同时传下话来,以后府里边的人都要呼唤宝珠为小姐。
即便这样贾珍还觉不满意,觉得儿子不过是一个黄门监,经幡条盘上写着不好看。于是正巧这一日头期的第四天,大明宫的掌宫内相戴权也备了祭礼,亲来上祭。贾珍就又出一千二百两银子,给儿子捐了一个五品官位的龙禁尉。这样秦可卿的灵前供应,执事等物品都按照五品官员之例来供应。灵牌疏上皆写“天朝诰授贾门秦氏恭人之灵位”。这样的话就在汇芳园停灵的临街大门两边起了鼓乐厅,两班的青衣按时奏乐。一对对执事刀斧齐整。场面又上了一规格,更加的极其铺排奢华。
这外面的场景都可心可意了,贾珍忧愁内眷无人照应,恐失了礼数,惹人笑话。宝玉就给他推荐了王熙凤,说有她料理,你放一百个心,必定妥妥当当的。贾珍一想,真是这么回事。
因此就向后边内厅过去。要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声大爷进来了,这些媳妇,婆子们忙里忙乱的躲起来,唯独凤姐款款的站了起来。贾珍这个时候也有一些病症,实在是过于悲痛,柱了一个拐杖慢慢的进来。还真打的要跪下请安。贾珍吧,请凤姐去给她料理这个家务的事情,他必得给刑夫人说,毕竟刑夫人是凤姐儿的婆婆。刑夫人说您这个大妹妹,现在你二婶家住着呢,你只要和你二婶婶说一声也就是了。王夫人这里说,她一个小孩子家哪里经过这些事情呢?如果料理的不好,还叫别人笑话你还是再请别人吧。贾珍又是恭维又是恳求,王夫人就被说活泛了,眼睛瞅着凤姐也不说话,看凤姐什么个意思。凤姐本就是个好事的,喜欢人称赞她的干练,虽然在西府当家妥妥当当的,(她还事借办一场大事树立自己的威信。凤姐对王夫人说,哥哥说的恳切,你就荅应了吧。王夫人悄悄问凤姐,行不行啊?凤姐说外面的大事大哥哥都理好了,我不过在里面照管照管,有不懂的地方,我就会问问太太。王夫人只好应允。那宝玉早把贾珍拿出来的东府的令牌塞到了凤姐儿手里。
贾珍嘱咐不要省钱,只要办的风光好看,用啥只菅拿牌子取。对待人事上和你府一样,别怕落埋怨,该严就严。
这里一众女客都先行回去,凤姐儿说要停会回去,她要理一个头序,方好下手。来在一个屋子里独自沉思,归纳出宁府里人事的五大瞥端。笫一是人员混杂,遗失东西。第二是事无专管,遇事推诿。第三是需用过度,滥支冒领。笫四是任务分派不均,累的累死,乐的乐死。笫五是有点头脸的人不服管束,没头脸的人不上进。具体如何处理,且看下一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