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朋友圈常被运动里程、阅读打卡、旅游、生日、美食等各种“生活秀”霸屏,碰到一些传播正能量、高情商的贴子,我也会忍不住点赞,而有些就让我感到疑惑,对方如此每日“秀”,不是很花费时间吗?
步入科技时代,“秀”早已不是明星的专利,普通大众人人有可秀的亮点。综合来看,“秀”的目的和作用不外这6类:
1. 传播正能量:给别人启示、指引、力量。
2. 创业型的人:创建个人品牌,扩展人脉。
3. 成长型的人:自我激励、自我警示。
4. 商业目的:纯粹商业推广。
5. 亲情友情:真心传递情感。
6. 娱乐消遣:满足自我虚荣心、打发时间。
我也有过一小段时间,在某网课的鼓动下,把每天早起、跑步、做早餐、阅读等等各种事,都发到朋友圈。发了一段时间,我更迷茫了。每次发完后,就忍不住不停地看,哪些人点赞了、给了什么评价,好像我把自己的生活拿出去摆摊售卖,关注点早已由生活本身转移到了朋友圈。哪天没发,又担心别人会怎么看我。这样秀了一些天,我发现我找不到自己了,为了秀而生活,天哪!到底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终于明白,不管有什么借口,秀就是秀,它不是生活,你若把秀当成生活,除了浪费时间和专注力,于人于己,没太大作用,反而弄得生活不正常。你想想就算明星也只是选择性地秀,我不能自以为是,比明星活得还累吧。
看看你周围爱发朋友圈的人,晒美食、晒旅游、晒靓照、晒慵懒的闲暇时光,潜台词就一句话:我有钱有闲,你们羡慕去吧。而有些人因为某种关系,不点赞又不好意思,所以,随意点赞也成了习惯。
不过有时候,点赞太随意也会出问题。一天,我的一个朋友A发朋友圈:今天陪妈妈住了世界上最贵的“床”……朋友B没看完对方发的内容和图片,以为她又带妈妈出国旅游了,随手点了个赞。第二天,看到A的统一回复:“感谢各位亲朋好友,母亲大人早上送进ICU重症监护,目前仍昏迷中,有你们的支持,我相信母亲大人会慢慢好起来,谢谢!”B这才知道她以为的最贵的“床”,原来是“病床”,这回点赞出问题了,弄得之后不断赔理道歉还难以化解彼此的尴尬。
也有些人秀得有水平。比如同样是卖东西,你不会有被兜售的不快,反而会很愿意成为他的朋友。
一个卖培训课程的发朋友圈:

一个卖保险的人发朋友圈:

有些文字分享让人感觉到有温度:


这样的秀,又体现了一个人的成长,谁说不是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呢?。
但是秀终归是秀,它不是生活。我想请问,“秀”以外的生活,你过得好吗?如果把你各种秀的时间和关注精力减少到10%,会怎样?
每个人的专注力极其宝贵而有限,对自我来说,提升是第一要务,所以我的建议是:花60%的专注力沉下心来耕耘,花30%的时间以人为师,剩下10%,可以用来秀。
而且,每秀之前,必先三问:
1、 我是否完全发自善心、利他心、感恩心,而非炫耀心、抱怨心、求胜心?
2、 我能给予他人什么?——启示、快乐、大开脑洞……
3、 我要秀的东西是否够水平?——有一定幽默感、娱乐性、洞察力……
大概很多人被我这一说,或者侧目反讥,或者不敢再秀了。谁也不是圣人,不可能语出惊人。我的意思并不是非卓越不秀,如果我们在秀之前,能稍微想一下这三问,可能你秀的心态就会更平和、更友善、更能体现你的个人魅力。比起卓越超群,让大家看到你不断在进步,那才是你个人品牌建立更有利的杀手锏。
与此相伴,你也可以将朋友圈分类,你的秀是为了什么、你需要哪些人给你支持,换句话说,看你朋友圈的人就是你的客户群,你准备把什么样的内容提供给哪一类客户群?准确定位,将让你成为朋友圈更受欢迎的人。
如果你的时间宝贵,这10%的“秀”也大可以删除,完全不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