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即道

作者: 期待那个我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7:54 被阅读0次
心即道

原来我一直不懂得古哲们所说的“心”的意义,也就单纯的认为“心”就是人们的思维和想法,或者是神志活动的中心。但当最近听了老师的一番讲解后,我才认识到“我”是世间多么复杂的物体,而由“我”而生的“心”自然也是十分复杂的。

心就是道的体现。

此处的心,不再单单代表着器官和神志活动的中心。这时的心就是我们的良知,抑或是诚心。

“我想成为一名君子。”当我们有这个想法时,体现了我们两种状态。其一,我们此时并非君子;其二,我们欣赏君子身上的品格,所以想去追求这种精神。这时,“君子”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内在的追求。神奇的是,当你去努力追求的时候,会慢慢发现,其实“君子”就藏于自己的心中。

大家或许会想我凭什么这么说,这么说不是胡扯吗?那大家就听我娓娓道来吧。我们努力的过程其实就是成长的过程,在这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对自我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也就越来越接近那颗被欲望、名利所掩盖住的心。而那颗心,正是我们的良知和诚心。因此,我们这时顺从自己的内心而为便是道,自然也就是一名君子。

理想是内心追求的外在表达。但是由于想法的偏差,会出现两种本质不同的表现——野心和志向。当我们按照外界标准来界定自己以及自己的追求时,我们此时的理想便是野心的膨胀。

举个例子,当我们想成为一名好医生时,首先做的便是想方设法的去寻找标准来界定这个“好”。患者有他们的标准,而医生也有他们的标准,甚至是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标准。那么“好”是否就是将三种不同的标准融合到一起?若我们达到了这些标准就是一位好医生的吗?如果违背了其中的标准就不是一位好医生了吗?不,此时的“好”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它已然成为一种标准,来几局限甚至是束缚我们去追求“好”的真心。为什么会说“有了标准,便会有作伪”?这是因为当我们有了标准之后,容易忘记自己的初衷,所想做的就是去达到标准,不择手段。对那时的我们而言,达到标准意味着使命的完成和成功。而这也仅仅是满足了我们的野心。

真正的标准是死的,会禁锢住我们的思维,甚至是会让我们做出一些错误的行为。而只有当我们真心诚意的去做一件事,并且尽全力动用自己的智慧去追求自己所想要的事时,我们才有能力去看见自己的诚心,最后来顺从自己的内心行事。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时的心便是我们被掩盖住的良知和诚心。而在这一过程中努力的我们正是在追求自的志向。

所以对于追求志向的人而言,没有成功和失败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将生命用结果来衡量是悲哀的。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影响不在于取得的成就,而是自身所到达的高度。高度即是对自我认识的深度,对内心探求的深度。所以,自我成长才是他们毕生的追求。

最荒唐,也最悲哀的是,有的人将理想作为追求奋斗的结果,只有当理想实现了,才认为自己的理想是有意义的。可是,理想的意义不正是在于它能为我们指路,来更好地认识自我吗?

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有能力的大师们会选择“心中有道”的人作为他们的弟子。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力量来对抗在追求“道”的路上所遇见的困难——心给予我们的力量是源源不断的,富有生机的,这远不是追求虚荣,欲望的野心所能比的。

在我们无法深刻认识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的道。但若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其中一条道来走,在努力的追求中,我们会逐渐发现,真正的道,最终只有一条——顺从我们的诚心——天道。

“率性之谓道”,“顺其自然”中的率性和顺其指的便是顺从自己的诚心,也即是道。诚心即为道,学习顺从我们自己的心也就是追求到的过程。

所以,让我的内心光明磊落起来,去追求自己的道吧。当我真心诚意的去做的时候,我将发现我并不孤单,因为我有机会与我的贵人相遇,并能得到他们给我的成长之路上的指引。

心即道

相关文章

  • 心即道

    原来我一直不懂得古哲们所说的“心”的意义,也就单纯的认为“心”就是人们的思维和想法,或者是神志活动的中心。但当最近...

  • 心即理,即道,即佛

    人类一切的一切,终究不过是人学,研究人的存在。人学,不追究人类终极的,当为心学。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你将如何存...

  • 2018-04-20龙场悟到

    王阳明龙场悟到 1、心即理 我心即天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就是道,道就是心。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也就是杰...

  • 道即心(五)

    用成长,换成果。 大树往上长,需要不断往下扎根。成功之前,没有人知道你是谁。展示才华与成果之前,没有人会关注你,只...

  • 心即理,法外无心,心外无法

    心之本体即是道,道之所谓便是仁。 以仁事亲,以仁事孝则谓知心。 无有心即心,道是道。修心以持道,然道则通。 心即天...

  • 晨读有感……

    道不在修,心莫染污 “道不在修,心莫染污”禅宗马祖云,道之天地伊始修即远亦。 心非一物,而因物生心。心有物求,物即...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信念体系真假在一心一念---分身术3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儒学大家王守仁说“心即道,道即天”;“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

  • 【收藏】王阳明绝对经典语录

    1、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2、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3、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

  • 谁来挽救中医

    中国中医讲德讲道,德为心,道为形,先天之心为宇宙,所以才有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之说。宇宙为道,道心为德,所以说...

  • 大道至简

    大道现成,自然天成。 用而不知,是名至简。 迷人不觉,心外览心。 若悟本心,即心是道。 无须造作,觉心名道。 道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即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ww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