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木每彐
故乡,一个多么温馨而又浪漫的代名词。那是一个可以停留,可以暂时抚慰心灵的地方。或许很多人对故乡并没有什么感情,毕竟一生连故乡都没有离开过,那隐藏在内心的情怎么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自己的情感世界里呢?
一直混迹于同一个省的我来,并没有离开故乡太远,毕竟一两百里的路程,算什么离开?当初,我的愿望就是要离开那个小县城,如果有可能最好永远都不要再回去。如今呢,因为读书,算是实现了那个愿望的一部分。而“永远不要再回去”就这么成为了笑话。
在那个小县城里,生活了十几、一二十年,但是自己对它可以说并没有什么情感,唯一有联系的无非就是家庭与好友。想要断了自己与它的联系,从这方面来说,这辈子都不可能了。羁绊这东西,已经无形地将我和它紧紧缠绕在一起。一直很好奇,那些文人墨客怎么都对故乡有着那么浓烈的感情,大概也就因为羁绊吧。
俗话说,落叶归根。或许这也是一种原因。不过,这对于我来说,落叶归根似乎太早了,年纪轻轻不就应该出去闯荡闯荡?所以,我拒绝了母亲要求我毕业后回到小县城工作。
虽然如此,不管在外面多么身心疲惫,有多少烦心事,一回去,全都释怀了一样。自己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子,生活还是那样单纯无邪。每每回想起,当初追着狗满地跑的我,以及和小伙伴们疯玩的场景,自己都会情不自禁的笑起来。我想,这也是我对它开始产生情感的地方吧。
但是现实是那个自己生活了那么久的地方,已经不存在了。就如《田园将芜》和《中国在梁庄》里描写的一样,农村开始变化,或好或坏,原来的村庄都将不复存在。我一直希望能够养狗,不管是中华田园犬或者是宠物狗都可以,可是随着住宅区的变化,这成了一种奢望。母亲的拒绝的理由是,狗需要广阔的天地驰骋,而我家没有这个条件。这样说来让我想起了曾经读到过的一篇文章,说一位生活在城市里的父亲,为了让儿子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所以让孩子到乡村去体验生活。之后,父亲问孩子:“现在明白谁生活富裕了吧?”可谁曾想,孩子说乡村——那里有满天的星空,开阔的河流,这些都是自己家没有的。
近年来,我一直想起儿时那一人一狗一花的世界,现在想要重复那样的生活却已经不可能了。那株花还在,陪伴了自己十几年的茉莉,搬家也不曾落下,拼命和母亲说其他的我都可以不要,但那株茉莉必须跟着走。我想这就是自己念想的证据吧。
我很喜欢茉莉,除了它那淡雅的品质外,最深沉的原因就在于看着它,我可以回想起当年的点点滴滴——对着花说话,对着花想家,以及那青春懵懂的情感它也曾见证。我又怎能舍得下它呢?虽然如今不常在家,但只要一看到茉莉,就会觉得亲近,或许这才是病根——自己之前一直不愿承认的所在。
正如《中国在梁庄》和《田园将芜》这两本书描写的一样,自己生存了近二十年的乡村已经不再了。那一眼可以望见的金色麦浪,可以疯玩打闹的广阔田野,可以嗅到的淡淡的稻花香……全都变成了回忆,老家先是变成了废墟,然后又变成了一块平地。那些可以睹物思情的一草一木,终成了泡影。
过了很多年之后,我还会回去吗?这或许还是个未知数。目前来看,那里并不算是心栖息的地方,虽然那里有很多快乐的、忧伤的回忆,承载了自己近二十年的生活记录。但在想要离开那里,重新寻找栖息之地的人们来说,那也是回不去的过去。
现在,读了上文提到的两本书之后,才开始正视自己对它的情感,或许这才只是开始。但现在的我,只能将自己的故乡情寄托在那株茉莉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