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逐

作者: 紫轩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07:27 被阅读0次

    爱德华·萨义德在文章《放逐论》中定义“失去国家”或者“失去家”的人为“放逐”或“强制驱逐”:

    放逐是如此奇特地让人禁不住去思考它,但是体验起来又非常恐怖。它是强行挡在一个人与他的出生地、自我与它真正的家之间不可弥合的裂缝:它本质上的悲哀永远无法被克服。虽然在文学和历史中,被放逐者在一生中确实会有一些英雄人物般浪漫光辉甚至是成功的事迹,可这些不过是为了克服疏离感致残的悲伤所做的努力而已。放逐带来的成就,会永远被遗落在身后并丧失的东西遮住光辉。

    萨义德对自我“真正的家”的强调,略微有一丝神学或可能是柏拉图式的意味在内。如果存在这种普遍的无家可归,无论它是强加的还是自愿的,那么“真正的家”的概念就确实经历了一些不怀好意的修正。或许萨义德的言下之意是说,非情愿的无家可归只强加于那些有真正的家的人身上,所以总是强化了出生地的纯洁性,而自愿的无家可归--我试图界定的那种更为温和的迁移--则意味着家归根到底不可能是“真正的”。我不认为他的原意是这样--可尽管如此,在传统的解读里,流放者的荒漠需要原初归属地的绿洲,两者像圣经新旧约一样紧扣在一起。

    萨义德说,被放逐者通常是小说家、棋手或是知识分子。“被放逐者的新世界是不真实的,这在逻辑上足够合理,它的非现实性与小说很像。”

    就像“放逐者”看着孩子们作为美国人而长大,就如同在阅读或创造虚构的人物一样。他们当然不是虚构的,但他们的美国性有时在“放逐者”看来是不真实的。毫无疑问,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有惊奇出现--一切都是意想不到的。但是,也存在那种奇怪的距离,疏离感的轻薄面纱盖住了所有的一切。

    然后等放逐者回祖国时,同样的轻薄面纱也盖住了所有一切。刚开始住在美国时,非常渴望能跟得上“家里”生活的节奏:新的音乐,人们在报纸上说些什么,学校的情况怎么样,汽油的价格,朋友们的生活状况……这么做越来越难,因为这些事情的意义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无关个人。因此,对于放逐纵者而言,祖国的现实消失在了记忆中。关于家乡附近的现代日常生活,我们知之甚少。我们回去时有一种乔装打扮的感觉,仿佛我是在试穿我的结婚礼服,看看还合不合身。在美国,我们渴望已经消失了的祖国现实;童年有时看上去近在咫尺,可乔装打扮的感觉仍然挥之不去:我们大口大口地以怀旧和情感记忆为食,可要是我还住在祖国,这些记忆也许会令我尴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放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hxp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