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佛系”已经成为人们调侃自己和他人的高频“标签”之一。一切都“随缘”,看似云淡风轻,其实多半是打着佛系之名的幌子,对自己降低要求,过着“没要求、没目标、不努力”的生活,给懒惰找了个高级借口。难怪有人会说,这哪里是什么“佛系”,分明是“懒系”。
佛系员工:到点上班,准点下班,反正每天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佛系健身:胖瘦在命,美丑在天。跑步机上随意走走就好了。
佛系爸妈:不用吃辅食,自己吃啥就剁碎了给娃,能吃饱就行。
佛系单身:顺其自然,不结婚还不用抢奶粉买学区房呢。
有人说,这是进入“低欲望社会”的前奏,“爱拼才会赢”是上一代的主旋律,这个时代就是要“顺气自然”。(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在他的《低欲望社会》一书中提到,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
“佛系”才不是万能的借口
“我就这样了”、“我都可以,你看吧”、“算了,不说了”……在经历了五年恋爱和五年婚姻之后,这些是莉莉和老公之间沟通说得最多的话,按她的话说,老夫老妻被折腾的什么都看淡了,她已经懒得改变去迎合对方,就凑合过吧。
婚姻中抱有这样心理的不在少数,以“佛系”来打掩护,说白了就是对婚姻的倦怠。结婚,不意味着这门课程你拿到了满分,可以丢掉课本不再学习。
你可以继续做自己,但夫妻关系、家庭关系还是要时时呵护,走心经营,花点小心思,而顺其自然的“破罐破摔”显然是最不可取的处理方式,别让“哦好吧”成为彼此话题的终结句。
努力在任何时候都很重要
迷茫时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回来依旧缓解不了焦虑,和盆友去放松小嗨一番,第二天生活依旧如此。当你我还没有积累到足够跟生活较劲的资本,所谓的“佛系”说到底不过是在逃避和不负责任。马云霸霸曾说,“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更何况现在的你可能连“路”都不想。
《人民日报》在谈到“佛系”时,说“云淡风轻、浑不着意好不好?太好了,但必须守住一条:总得有走心的地方。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那只能是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中国青年报》则说得更直白一些,“90后在现实的问题,并没有因‘佛系’态度而得到改变。”
说到底,生活还是要走心,该奋斗的年纪不能一味图安逸。你或许可以“不争不显不露”,但努力生活的欲望不能降低,追求生活品质的信念不能放弃。
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分阶段实现
朋友Leon在大学毕业两年后,发觉工作已经退去了最初的新鲜感,每天都在机械重复,难免有些乏味和迷茫。之后,他开始了有意识地做职业测试,并分析了自己的职场性格,他发现相较于固守在办公桌,他更擅长于走出去,和人打交道。
有了方向,他把自己的目标划分了三个阶段,打算用三年的时间储备职位转换需要的软、硬性需求。
划分阶段
报名市场管理的相关课程;
学成之后,先去特定的公司累积经验;
然后去全行业排名前三的公司,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聪明的人都是自己创造条件。你可以胸无大志,但小梦想还是要有的。与其看着别人光鲜亮丽,目标清晰,不如行动起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分阶段一一实现。
工作乏味不喜欢,情感倦怠顺其自然,每天都是细如牛毛的小事没意义,对未来不知道作何打算,然后告诉自己,“算了,都行,可以,没关系,我就是这么洒脱和任性”。
这分明就是“懒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