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听故事的二师兄
你有故事我来听,我是专门打破砂锅问到底,探寻生命源问题的爱听故事的二师兄。
生活中经常碰到有人对别人或者自己生出过高的期望,当别人不能做到时,就会充满情绪。
例如家长对孩子,老婆对老公,或者自己对自己充满沮丧。
今天我们来谈谈期望的源问题!
期望的实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对别人或者自己,从内心生出的希望达到的结果。
期望本身不具备破坏性,但现实中人们往往过高的期望。
造成过高期望的核心是,很多时候人们并不能正确的认知自己和外界。
造成人们不能正确认知自己和外界的核心原因是,很多时候人们根本不能清晰的分辨什么是自己要的,什么是社会信息让自己要的。
具体到期望这块,期望有的时候也不是自己愿意期望,而是这个社会的主流信息裹挟的结果,社会越浮躁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越容易被裹挟。
总是会看到周围都好而自己仿佛很差,在这样的心理落差下,人就会失去对自己独立的判断,完全根据外界的流行和主流思想而要求自己,这个要求就是期望。
当期望过高,这里的期望高并不是自己愿意选择高,而是外界都这样。
当自己准备给自己松绑的时候,又有声音出来搞破坏:
例如:凭啥别人可以,你不可以;
凭啥别人老公可以,你不可以?
凭啥别人孩子可以,你不可以?
生冷的问句,将其他一切因素全部阉割掉,只拿出一条往你身上生硬的套。
就这样,这个期望生生被套到你的头上,从此生命被套上枷锁,不得自由。
但套取枷锁的人从来不思考,在某些方面,有些人的终点可能只是另一些人的起点,这样的期望又有什么意义。
当期望大到感觉没办法改变时,内心会不断积累压力,压力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压力使得内在失去安全感,觉得自己很难在这个世界过得好。
当安全感长时间得不到稳定的满足,大脑会感觉极度焦虑,焦虑到一定阶段身体会采取自救措施。
向外倾诉,将这股不安倾诉出去,渴望外界理解,支持自己,认同自己,寻找归属感,希望看到更多同类。
这样会感觉安全,有助于缓解压力。
但这样做只是治标不治本,生产焦虑和不安全的心在,身体躲在哪里,它就会跟到哪里,无法甩掉。
最后,二师兄想说的是,要根治过高的期望,就必须回归内在,像打牌一样。
重新翻看自己手里的牌,将自己手里的牌认真的排序组合,然后生出基于牌面的期望,这才是走出不安全感的不二法门。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结束,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点击,关注分享给更多需要的朋友。
你有故事我来听,不顺心,不如意,欢迎找二师兄讲你出的故事。
二师兄帮你从源头化解,让问题不再是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