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以四十年前的阿富汗为背景,主人公阿米尔经历的亲情与友情的背叛与救赎。“风筝”是全文的主线,象征着友情、亲情、美好,贯穿整部作品,它带领阿米尔再次走向“成为好人的路”。
“风筝”是友情的象征。在一次斗风筝大赛上,阿米尔一心想要赢得比赛,赢得父亲的心,作为朋友的哈桑努力地追着阿米尔的风筝,他知道赢得风筝比赛对阿米尔多么的重要,这是阿米尔取悦父亲的大好机会--“打开父亲心门的钥匙”,表明哈桑很重视和阿米尔的这份友情。比赛进入尾声时,哈桑不停歇地追赶风筝,最终帮阿米尔取得了胜利,却遭受了对手普什图人阿塞夫的强暴。当时,阿塞夫将哈桑逼到死胡同是,哈桑本可以用“蓝风筝”换回自己的清白,就连阿塞夫的冷嘲热讽“他会为你献身吗?”“丑陋的宠物”也没有动摇哈桑保护风筝的决心,可见他对友情的忠贞,不顾一切地保护他们的友情,为他的朋友阿米尔牺牲了自己。那只风筝,便是他对阿米尔友情的象征,所以他非常小心地守护那只风筝,守住友情。之后,当阿米尔长大成人,接到了哈桑的信,信中又一次提及了风筝,虽然阿米尔因风筝背叛了哈桑,不仅没有救哈桑还陷害他偷窃,背叛了他们的友情,但哈桑依旧在信中怀念“风筝”在天上飞翔的日子,也是和阿米尔在一起玩耍的日子,但要知道哈桑就是因为“风筝”才收到了羞辱的啊!所以从这里体现出哈桑怀念那些“风筝”也是怀念他们的友情,可见他重情重义。
“风筝”还是亲情的象征。小时候,父亲对阿米尔胆怯的性格而疏远他,对没有和他一样的男子气概而冷漠他,又因为不能公开哈桑真实身份而对哈桑愧疚,所以造成父亲和阿米尔之间没有正常父子之间的那种亲近关系,而拉辛汗这个具有智慧的父亲形象理解体谅他,会帮他解围,疏导他,还有阿里这个处处关照自己孩子的父亲形象让阿米尔极其渴望亲情,极其渴望自己的父亲也可以对自己很耐心、很贴心。但阿米尔不能改变,只能适应父亲的要求,取悦他。风筝大赛就是证明自己,取悦父亲的最好途径,因为父亲告诉他“有一天他割断了十四只风筝的线”,父亲这种自豪的语气说明他对斗风筝很感兴趣,对他自己所做的事也很自豪,所以如果阿米尔做到了父亲引以为豪的事情,赢得了风筝比赛,父亲一定会不亦乐乎,到处炫耀,转变对阿米尔的态度,阿米尔就会收获渴望已久的亲情。因此阿米尔努力斗风筝,拼命想要赢得那只“蓝风筝”,还为了风筝背叛哈桑,只因想要得到父亲的赞可,从而体现出阿米尔对亲情的渴望,就如同守住那只“蓝风筝”就可以得到梦寐以求的亲情。
“风筝”也象征着美好。故事的尾声,当阿米尔历经万险终于从塔利班手里救出索拉博并带他回了美国,一切生活步入正轨,“风筝”一物又出现了,但这次“风筝”承载着更多是美好的期望,对新生活、新世界、新感知、新领悟的期待,是一场救赎的圆满结果。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放风筝的时候,又可以很自然地提起哈桑,“我会让你看看你爸爸最喜欢的招数”,不像在救赎索拉博之前那种只限于想象他的婚姻、生活等等,因为这时的阿米尔战胜了心魔,救了索拉博,他追到了属于自己的“风筝”--那失去了很久的正直和善良,已踏上“好人的路”。现在,“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阿米尔对索拉博说,表面是指指导他放风筝,而更深的含义则是阿米尔要帮索拉博追逐风筝,追逐属于索拉博的健全人格,营造美好的生活,让索拉博从此免受他们当初的谎言与背叛。“风筝”暗示了阿米尔对美好的期待,也是他对索拉博的承诺,一个美好生活的承诺。
总的来说,“风筝”被串成一条线,飞翔在整本书中。它象征了主人公渴望的许多东西,友情、亲情、品质、人格等等,最终他找回了自己,完成了救赎,并踏上属于“好人的路”。“追风筝的人”开始是为阿米尔追风筝的哈桑,为了他们友情追逐风筝,而结尾是为索拉博追风筝的阿米尔,为了美好期望追逐风筝。“追风筝的人”的角色转变为这本书增添了色彩,引起读者更深的思考,就如同由风筝引起的背叛,终究要由风筝来完成救赎、升华未来,续写他们的友情与亲情。
参考:
http://www.czs.gov.cn/slj/ztbd/hsgs/hsgsdjt/content_410788.html
http://www.zybang.com/question/7b272b1948346bda1190b133e040143d.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