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毫末之木的蜕变

毫末之木的蜕变

作者: 嘉酩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7:11 被阅读0次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的知识框架分成三层,第一层也是最基础的层面,是关于认知、算术和演讲,演讲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能,也正是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欠缺,才参加了这次的演讲培训班,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参加专门的演讲培训班,受益匪浅,借着复盘把自己这几天的收获用文字记录下来。

跟小组的小伙伴沟通下来发现,每个人来学习的出发点不一样,然而每个人都很伟大,至少愿意为了自己的目的付出,跨出了第一步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一天上午刚开始的时候,龙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演讲是提升自信的最好方法,没有之一。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在我看来,演讲确实能够提升自信和气场,且演讲的本质是要和观众形成互动不能自high。通过提升演讲能力,做一个价值传播者,让自己思维和表达更有逻辑,这是我的目标。

一,关于自我介绍,教了我们几种方法:

一句话介绍,事先问好在贴标签,再说名字,用一个标签就好,比如大家好,我是xxx的xx。

15秒自我介绍,先用三个极词,再向大家问好,再感谢,再简单介绍自己,最后说未来的祝福。

一分钟自我介绍,先说一个让人容易记住的名字,再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标签,再给自己举一个证明自己标签的故事,最后向他人分享你的价值。

二,关于汇报路演也有几种方式。

第一是总分总,这也是我们常用的方式开头要建立路线图,给大家报站,知道大概的时间和顺序,中间再依次展开结尾,做一个总结升华。

第二是三点式结构,特别适用于即兴演讲,可以从时间,空间和随意这三个方向去做任何三点的阐述。其中九宫格演讲法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让我演讲功力秒增。

三,接下来是天龙八部法,这个方法我的理解可以把它作为总分总的升级,一是建立路线图,做总体概述,然后分别举出不同的观点,再逐个观点加以案例的支持,最后做一个总结升华,每一步都要强调从前到后强调三遍以上你的主题,这样观众才能记住。

四,关于赞美学到了几个方法?赞美和拍马屁,主要的区别就是要发现闪光点。三明治法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先赞美再提出建议,最后再赞美和展望未来。做到练习赞美的时候,我很感慨,如果生活中多一些赞美,这世界上将带来很多和平!

五,在演讲中,金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设计金句和积累金句在我们平时生活中需要刻意去积累。另外,如果能做一首押韵试或者提问回答等方式都可以来提升演讲的逼格,这需要我们生活中不断积累。

六,关于左右脑,跟之前的学习知识不谋而合,我们要尽量多的用智能脑,用大脑皮层来处理生活,尽量少被情绪所绑定,从而避免产生本能脑的一些负面反应,当我们觉察到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学会控制和转移,也学到了几种方法,《原则》这本书中间也给了我们一些避免情绪的方法。

七,在培训分享这主题演讲方面,我们要学会提炼关键词和关键词,这样让观众知道我们的演讲框架。开头最好是直击痛点,在中间要有干货分享,同时要有故事案例来支撑,最后要进行总结强化。

在做分享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prep的方法来做分享,先提出观点,再找出原因,最后说出事例,然后再得以升华,在龙兄的喜马拉雅课程里也提到一个叫奥利奥+的方法,也给我生活非常大的帮助。

八,在嘈杂的环境中,思路不被别人打扰这是我们生活中也必须要有的一项品质,在昨天练习中我也意识到自己在这方面很缺乏,还需要特刻意的去训练。

总之,这次培训的收获大大超出我的预期,能有这个平台学习到丰富的演讲知识很荣幸,路途修远,必将求索。最美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

相关文章

  • 毫末之木的蜕变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人的知识框架分成三层,第一层也是最基础的层面,是关于认知、算术和演讲,演讲是我们生活工作...

  • 2018-12-20

    模拟ic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018.12...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译文: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粗大的树木都...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毫末之力·秋色

    毫末之力,取义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色彩斑斓的秋天,是一年辛苦耕耘之...

  • 平常无小事--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何谓平常无小事? 正如《道德经》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毫末之树木够平...

  • 知识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然此浩然博大之物皆始自毫末,吾求知之道应始于点滴。...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班班有读&创意读写】(第171天) 《变色猫与月亮冰激凌》第2天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读《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对其中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深刻的理解,说明...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回国后在国际学校工作的三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个校长助理和行政这个职业有很多的不理解和不全面的认识。校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毫末之木的蜕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c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