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发现母亲》。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在哪里?
由于人是早出生三年的动物,因此,对于人的早期来说,婴孩的一天绝不是绝对时间意义上的一天,而是几倍甚至几十倍于绝对时间意义上的一天。可是我们做母亲的觉得孩子还小,来日方长,即使浪费几天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以后抓紧,很快便会补救过来的,因此对孩子放任不管。这种意识极为普遍也极为错误,许多人的前程是在这种麻痹大意里被母亲的双手葬送的。
为什么对于孩子的时间不能以“天”这个绝对数量来计算呢?因为这种貌似公正的计算方式实质上是不公正的一种计算方式。如果要以一天24小时这个绝对时间计算,那么一天的效果必须是一样的。例如,每天吃三餐,每天洗个澡,每天睡8小时觉,由于效果一样,因此可以用绝对时间来计算。
但是,对以后生活有重大影响的生命头几年,由于每一天的产出不一样,因此是不能以绝对时间概念来衡量的。
例如阅读,如果迟学会阅读几年,它对生活的影响将绝不是几年,被同龄人落下的人生距离也绝不是几年。由于今天的一个工作日为以后创造了无数个工作日,那么这一天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天。
因此,孩子的时间不是以“天”这个绝对时间来计算的,而应该是以增加的量这个相对数来计算的,但这个增加的量却是呈递减的,有一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存在。所以要逼迫母亲为孩子争取这段时间。
由于这种时间观念,我们可以提出孩子的1年相当于成为10年的论点,并且认为这种10年还具有某种对应关系。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一直有着这样的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在分析起来确有道理,由于孩子1岁相当于成人10岁,因此,3岁可以看到他30岁,7岁可以看到70岁,这样当然可以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了。
但是,这些都还不足以表达这种来自生活里的智慧,这些谚语的更精妙之处,还在于它涵盖了相应年龄段的对应之处。事实上,人生以10年为周期重演放大他生命最初的几年,也就是说10岁、20岁、30岁分别是1岁、2岁、3岁的展开放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