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今天还是听的李宗盛,老李。
这是今年07·19时做的李宗盛生日特辑,保留大致头尾,掐掉好多好多,最后只能零星分享这么点,完整版太多传不上来。
我很喜欢那场演唱会的主题《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
说到晚婚。
老李歌里唱着,“我从来不想独身,却有预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从青春、中年到暮年,人来人往中我们不停地遇见又不停地错过,历经人生的千山万水依然渴望爱与被爱,这是一种幸福,更是一种勇气。我羡慕那些无论在多少年岁都敢于说“爱”的人,所以即便是“晚婚”,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人们总会到一个特定的阶段,总会在什么年纪,去做什么年纪应该会经历的事情,就像该来的总会来,强求也不是最好的结果,所谓更有意义的等待,就是终究能够等到要来的人,即便是迟到了,那就也原谅他吧,能到了就好。
所谓晚婚,我觉得不太准确,合久必婚我也是不太认同的。人跟人的磨合相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至于TA到的早晚,无非就是想清楚了,想通了,是不是愿意去放弃一部分自由,甘愿去承担两个人的羁绊,经营起来的困难或许每个人都想不到,但往后的种种也都会慢慢明白和懂得。
总之,就是,耐心、懂得、接受、承担。
祝愿我们都能等到那“唯一契合的灵魂”。
说到和解。
李宗盛在那些歌里道尽人生故事。
在《给自己的歌》里,与旧爱和解。
在《山丘》里,与自己和解。
在《新写的旧歌》里,与已逝的父亲和解。
人生,无非是一场和解的大戏。
最终,和岁月说一声“活过,真好。”
大家喜欢或诟病老李,都是因为他歌里的故事性。不管好坏,他都坚定地只写自己或身边人的生活经验,细微观察着情场上的苦痛得失,写得明白,唱得回味。
有意思的是,最容易让人产生共鸣的歌曲,往往是他写给自己的歌,还有他写给别人时加入自己人生体验的歌。
听李宗盛唱歌,这么多年,永远是听他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自省又戏谑,真诚中带几分滑稽,就是不空洞。
李宗盛就像是一个弹唱诗人,给你唱着他或是身边人的故事,里面也投影着你的青春。
我的梦想清单其一,有生之年听一场老李的演唱会。
听着他的歌,我们长大了。
既然青春留不住,且用真情换此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李宗盛,有一首歌忽然就那么表达出来了。
晚上看到反裤衩的微博,里面写:
昨天有人问:你现在写的东西和20多岁写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了,为什么?想了想,其实是因为,我们都在成长。20多岁时带着狭隘与锋利横冲直撞,寻路向前。但如果这一路上够幸运,遇见过爱,走过低也走过高,见识了人生的多面和人性的多样,在30多岁时,你我的那些狭隘和锋利便会变成理解和自洽。
愿我们都一切安好。
——2018.10.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