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7期挑战第4天】佐藤学告诉我——“静”也可以“革命”

【第7期挑战第4天】佐藤学告诉我——“静”也可以“革命”

作者: 欧小丽 | 来源:发表于2021-09-04 11:02 被阅读0次

案头一直摆着佐藤学的两本书,一本是打印装订的《静悄悄的革命》,一本是《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你看,两本书都有同样的两个词:“静”与“革命”,稍做联想,可以理解成“静”也可以“革命”否?

静的反面是动。在实施新课程来的前些年,观摩课堂必定以谁的课堂最能动、最常动、最会动取胜。当这样动感十足的课堂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我们将目光重新锁定课堂审视课堂,当越来越多的人更重视学习的本质的时候,“宁静的课堂”呼之欲出。只是,在这一点上,我们还缺乏一些理念做支撑,缺乏一些案例做示范,“动”了那么久的课堂,要想马上“静”下来谈何容易。

这里的“静”不是形式上的安静,而是课堂老师和学生的心灵真正的沉静,沉静下来学习、思考、成长。

01“静”的课堂为什么可以“革命”?

这几年,创设“宁静的课堂”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但是,我的课堂游走在“静”与“动”之间,两年的实践经历告诉我,要想课堂的“静”,老师首先要“静”。当上课的老师自己懂得遵循学习的规律,能够大胆让出自己的舞台,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与思考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才会“静”。这样的“静”下面其实暗藏着思维的波涛汹涌,潜滋暗长。作者说:“诚实地面对每一个儿童,诚实地面对教材。我认为这两种诚实决定了教学的成功与否,这也正式新教师与资深教师能够实现合作学习的秘密之所在。”自我剖析,我不够诚实。因为,在面对孩子和教材的时候,我都显得有些急躁。下面的这个教学片段或许有我的影子:

师: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的得数,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小组汇报。

师:你来说吧!

生1:我是通过计算得出来的。

师:我没有听清。你坐下(望着另一个同学)你来说。

生2:老师,他说他是通过计算得来的。

师:没有说到点子上。谁再来说说。

为什么老师不对生1做出评价?理由众人皆知。老师是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我们的心中只有知识,没有学生,或者心中只有答案,没有学生。“一面做着倾听的样子,一面想着驳回学生思想的理由,搜寻着改变他们想法的途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看法就一概否定,无视学生观点中的可取之处。我们仅仅是把倾听当做一种姿态,当成是“骗取”学生的信任,“套”出他们真实思想的诱饵。如此反复几次,学生便有上当的感受,就不会再接受你的亲近了。” 上海白伟雄老师的话一语中的,揭露了我们不诚实面对每一个孩子的虚伪,这样的革命就成了假革命。                

我想,只要这个老师是诚实地面对每一个儿童和教材。将中心放在“倾听”、“串联”和“反刍”上,才能构建一种“宁静的课堂”。但是,“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所以,老师改变了,那么课堂呢?

02“静”的课堂可以怎样“革命”?

作者说:“这种宁静的革命,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从各自呆坐的学习走向活动性的学习,从习得、记忆、巩固的学习转向探究、反思、表达的学习;在教学的方式上表现为传递、讲解、评价的教学转向触发、交流、分享的教学。”从这点层面上来说,目前我们的课堂或多或少有了这样的影子,我们也处在探索之中。探索的过程是美妙的,所以可以撷取一个同桌分享的片段来佐证一下这样的“革命”:

那节课,行至a处,a叫住了我,我想,一定会有好戏。

师:有什么问题吗?

a:老师,我们俩有点小矛盾。

师:呵呵,什么小矛盾,说来听听。

a:老师,你看嘛,我们提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朵花。我的算式是2*6=12(朵),而他(指同桌b)的算式是4*3=12(朵)。

师:哦,是这样啊。那你讲讲你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a:看嘛(指书上的插图),路的左边有6朵花,右边有6朵花,是2个6相加啊!

师:(问b)听懂他的意思了吗?

b:听懂了。

师: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b:同意。

师:那你说说你的算式的意思。

b:路的左边有3朵黄花和3朵红花,路的右边也有3朵黄花和3朵红花,这样就是4个3相加,所以算式是4*3=12(朵)。

师:(问a)你听懂他的意思了吗?

a:听懂了。

师:你同意他的想法吗?

a:同意。

师:那现在你们认为对于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你们坚持哪一种呢?

a:(最先反应过来)两种都可以。

(b也跟着点了点头。)

师:这就对了。再想想我们在分享的时候如果出现几种答案,或者自己没有想到的,我们该怎么做呢?

a:哪个有道理就听哪个的。

师:很好,我们在分享的时候一定要先学会欣赏别人的观点,只要是有道理的我们都要接纳,好吗?

作者还说:“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望。”既然是共同愿望,那就是有方子可开的,有道路可寻的。现在,有的人实践,有的人观望,有的人排斥,因为这的确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静悄悄的革命也好,宁静的革命也罢,都在告诉我们“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这也告诉我们,“革命”有其根本的目的性和持久性。所以,又不得不提到那句“教育是慢的艺术”,昙花一现的不叫革命。

03一点审视

读佐藤学的书,会发现在我的身边,还是有一些假革命存在。“追求虚假主体性”——“在一部分教师中正在实践着一种指名方式,即发完言的学生一定要指名下一个学生,这也可视为虚假主体性现象的一种表现。”看起来,老师只点了一次名,余下的都是学生在点学生,不是主体性吗?作者说:“在追求虚假主体性的教师意识深处,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的愿望。”原来,这也是一种控制,只不过借学生的点名来控制课堂。

读佐藤学的书,我会知错就改。以前,每学期末给学生写评语,很多孩子我都会写上请积极发言这一条。但是作者说:“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能力。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我一直认为倾听和发言同等重要,有时还会夸大发言的力量,当看到“倾听远比发言重要”这句话,我思考和分析了好几天,接受了作者的观点,开始改正自己的偏颇,对我个人而言,这算得上是小小的革命。

现在,再翻开这两本书,看到我留下的批注,还是同样能深刻感受带给我的冲击——“我也为之”、“我大受打击”、“改变,刻不容缓”、“我有些强势”、“抬头看创造,低头看分数”等,有时还会在一段话的旁边写上“呵呵”两字,表示认同和理解。

课堂有了“静”的底蕴,参与课堂的教师和学生才会有成就感。我也深知,这样的“革命”,需要勇气、胆识和智慧,所以,我十分乐意在“静”的课堂去努力“革命”一番的。

但愿不是反革命!

相关文章

  • 【第7期挑战第4天】佐藤学告诉我——“静”也可以“革命”

    案头一直摆着佐藤学的两本书,一本是打印装订的《静悄悄的革命》,一本是《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你看,两本书...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近期我抽空拜读了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佐藤学所著的《教师的挑战...

  • 读书联盟打卡第十二天

    引导倾听,凝聚静学的内力 积极发言,静心聆听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的相互倾...

  •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一)

    近日,认真阅读了佐藤学先生所著,钟启泉教授、陈静静博士翻译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收获颇多! ...

  • 琐记9.5

    上午集中学习《生命教育》《访谈佐藤学》,本人为大家提供《静悄悄的革命》电子版。 下午自主学习《窦》《静》 九上课本...

  • 从“独白”走向“对话”

    近期,阅读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聆听了福州四小林莘老师的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报告,又近距离参...

  • 佐藤学告诉你如何开展学校教研活动 二

    佐藤学告诉你如何开展学校教研活动 二 ——《静悄悄的革命》读书笔记 第二年:学校机构的简化 佐藤学教授根据自己的行...

  • 一个“奇迹”—学习共同体

    读完了佐藤学先生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感觉似乎触摸到一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这本153页的书,讲述...

  • 课堂上的“反刍”

    今天翻阅佐藤学的另一部著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惊喜地找到了郝老师在授课时提及的课例,即比较超市商品的...

  • 《静悄悄的革命》心得体会

    暑期读了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我被佐藤学先生的研究态度所感动,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点感受。 我感受特别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期挑战第4天】佐藤学告诉我——“静”也可以“革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ew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