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30:如何组建超大型共同体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斋戒沐浴,身着正式衣装,绝不做与礼相违背的事,使身心常在天道规矩之中,这便是修身的方法了;屏退谄媚小人,远离声色犬马,轻财货而重德性修养,这便是劝勉贤人的方法了;尊贵亲族的爵位,有意识地丰厚他们的俸禄,体察、理解他们的好恶、爱憎,这便是亲爱亲族的方法了;赋予足够的人、财、物支配权,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这便是劝勉大臣的方法了;给予忠诚、有信者以充分的嘉奖,厚禄养士,这便是劝勉士人的方法了;轻徭薄赋,使民以时,这便是劝勉百姓的方法了;每日自查,每月考核评比,发给的粮米和绩效相匹配,这便是劝勉各种工匠的方法了;周到对待来往的远方使者,褒扬其中具美德者,不苛求其中的粗鄙者,这便是安抚远方之民的方法了;庚续、册立没有子嗣诸侯的旁系血亲使其宗祀不绝,恢复、封还失去封地诸侯子孙的地位使其重振封国,按时举行朝聘之礼,收薄礼而送还以厚礼,这便是怀柔诸侯的方法了;大凡治理天下国家者都当遵循这九条原则,这些原则背后的道理却是相通如一的。
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被奉为君子为天下国家的九项经营科目。“九经”概括起来,只有一个宗旨,那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建超大型共同体。
《大学》明确提出贵族子弟的为学目的——“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说到底,就是建设一个完满的理想社会。要完成这一理想,便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起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大同书》甚至详细描绘了这个理想社会的样子——大同世界。
具体如何实践“九经”,如何构建一个超大型的协作共同体,以最终建设一个完满的大同世界呢?
一、一个宗旨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大凡治理天下国家者都当遵循“九经”,而九经的宗旨只有一个,那便是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从施予的角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受从的角度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世间人没有那么复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过推己及人而已。
二、九大经略
治理天下国家者应当遵循的“九经”,展开来便是推己及人絜矩之道的九种具体表达式。
1、修身
修身的关键是慎独如一。不如此,不足以为天下表率。时时刻刻,身心都保持慎独如一。内心里永葆沐浴斋戒一般的虔诚,外在方面永葆盛大祭祀活动身着盛美服饰时的端庄,与礼相违背的事情坚决不做,直至达到慎独如一的程度。
孔子在为颜渊讲解什么是“仁”时,提到了“克己复礼”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也就是说,不符合礼的坚决不视、听、言、动,便算是“克己复礼”了,便算是实践“仁”了。“仁”说到底是两个人的事情,修身本质上是为了经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2、劝贤
贤人不仅德性美好,就其智商而言,也绝非糊涂蛋。“亲贤”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战线——劝贤,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劝贤不靠言辞,靠的是君子自身的做法。
君子做到屏退谄媚小人,远离声色犬马,轻财货而重德性修养。贤者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然愿意亲近这样的在上位者,自然乐于追随这样的在上位者做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
3、劝亲亲
“亲亲”是人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良知良能。君子“劝亲亲”,既是发挥作为人的良知良能,更是基于亲族势力组建超大型共同体。尊贵亲族的爵位,为的是保持亲族的尊贵地位;有意识地丰厚他们的俸禄,为的是保持亲族的财富、实力;体察、理解他们的好恶、爱憎,为的是在政治决策时赢得亲族的支持。
4、劝大臣
家有长子,国有大臣。大臣不是呼来喝去的奴仆,而是邦国的中流砥柱,是要在关键时刻“定乾坤〞的人。因此,对于大臣而言,最可怕的是陷入琐碎,最难得的是能在关键时刻能定乾坤。所以,劝勉大臣的最好做法是赋予他足够的人、财、物支配权,给予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5、劝士
臣子最可贵的品质是“忠信”。
孔子讲,即便是在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偏僻所在,也一定有像他一样“忠信”的人,只是都不如他好学而已。可见,对于一个组织或邦国而言,“忠信”并非稀缺资源,难得的是通过在上位者的倡导,“忠信”能够在邦国或组织蔚然成风。在上位者“劝士”,要做的便是给予忠诚、有信者以充分的嘉奖,以厚禄养士。
6、劝百姓
孔子讲“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劝勉百姓,没有什么“愚民”政策好用。最朴素的做法是慈爱百姓如子女,做到爱民如子了,百姓才会视在上位者为父母。父母对于子女而言,哪里有什么冷冰冰的管理,有的只是无限的慈爱。为回报父母的无私养育,子女之间自会相互劝勉、提醒。
在上位者的慈爱,具体来讲便是轻徭薄赋,使民以时。
什么时节使用百姓,才算是“使民以时”?很难有具体的界定。列宾有一幅著名的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些拉纤的纤夫之中,有耄耋之年的老者,有瘦小孱弱的少年,有饥肠辘辘的壮年。如果其中的老者是我们自己的长辈,少年是我们的子女,壮年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内心里愿意他们如此吗?本当养老的老者,本当爱惜的少年,本当吃饱饭的壮年,在不被爱护、尊重的情况下过度使用,都不能称作“使民以时”。
7、劝百工
“劝百工”的目的是为了聚集工程人才,创造财富、繁荣经济,从而为实现治理理想提供足够的财力支撑。每日自查,每月考核评比,经常评选劳动模范,让发给的粮米和绩效相匹配。这便是劝勉百工的方法。
8、柔远人
何谓“柔”远人,说到底就是怀柔边远之地的百姓。搞得好,一传十,十传百,八方来贺。搞得不好便是狼烟四起。最简单的原则是不要轻易做能力边界以外的事情,对待边远之地的人,安抚为要。礼貌、周到对待来往的远方使者,褒扬其中具美德者,不苛求他们中的粗鄙者。
9、怀诸侯
诸侯国是中心之国的藩篱屏障,同心同德时你好我好大家好,离心离德时便是各种鸡飞狗跳。怀诸侯的目的是让彼此同心同德。春秋时期的诸侯大体有两类,一是天子后人;二是异性贵族和功臣。分封之初,都是感恩戴德、感激涕零的。时间久了,这份恩德也是需要维护的。
对于天子而言,需要做的便是庚续、册立没有子嗣诸侯的旁系血亲使其宗祀不绝,恢复、封还失去封地诸侯子孙的地位使其重振封国,按时举行朝聘之礼,收薄礼而送还以厚礼。
组建一个超大型共同体,谈何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