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行走016】坚韧的心力

【教育行走016】坚韧的心力

作者: 苏默马 | 来源:发表于2023-08-15 22:26 被阅读0次

    清华彭凯平教授给社科院2022届毕业生的寄语《人生的长跑需要坚韧的心力》,有些话非常精彩。

    1.为什么坚韧这么重要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身体里有两个“renxing”机制。一个是我们平常形容一个人做事执拗顽固、无所顾忌,必须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不考虑后果与别人感受的那个“任性”。一个是形容一个人做事坚韧不拔、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一蓑烟雨任平生”的那个“韧性”。

    第一个“任性机制”主要来源于人面对危险或冲突时,会极大地激发起他本能的避害反应。“避害”反应体现为以“焦虑、恐惧、不安、愤怒、忧伤”等为代表的负面情绪与心理状态,展现出“斗或逃”的本能的应激行为。

    而第二个“韧性机制”需要我们利用人类的心理韧性来战胜困难,解决问题。就像跑长跑一样,一开始我们可以依靠我们天赋的体力跑起来,中期就要依靠我们的智慧,经验和战略,后期拼的一定是我们的心理韧性。

    2.心理韧性总体上分三重境界:

    第一重:复原力。这是指人从逆境、冲突、痛楚、失败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也称之为反弹力、坚韧的精神。

    第二重:抗逆力。这是面对长远目标时的努力和耐力。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安姬拉·李·达克沃斯(Angela Lee Duckworth)称之为耐磨力,通俗的说法是意志力、自控力等。

    第三重:创伤后成长。是指由于逆境和其他挑战而经历的积极心理变化和心理功能的提升。这是临床心理学家理查德·特得斯奇(Richard G Tedeschi)的研究贡献。而我将之称为PTGD——创伤后的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创伤后的成长不仅包括恢复「正常」,还包括将逆境作为通向成长和获益的途径或者机遇。

    正如哲学家尼采的名言:“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或如曼德拉曾经说过的:“生命中最大的荣耀,不是我们从来没有失败过,而是在每次失败后还能够不断爬起来继续前行”。

    3.心理韧性的重要性不仅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它也同时是我们中华文化最为推崇的一种人文精神。

    在古人的意象中,“韧”是一个形声字,由“韦”和“刃”构成。其中,“韦”本意指的是熟牛皮;而“刃”就是刀刃。合起来,就是表达“耐割又耐划的熟牛皮”。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一张熟牛皮的感觉是什么样?你揉它、搓它、拧它,甚至用刀去划它,它都不会损坏。这块牛皮给你传递的那个感官概念就是“韧”。如果类比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种文化,它们有强大的内生动力,这使它们的质地可以像那块熟牛皮一样柔软又结实;受外力作用时,虽然会变形但就是不会脆折,这就是“韧”字带给我们的文化心理启示:

    “一个有韧性的人,首先像这块熟牛皮一样,在各种困境面前,能够划不破,割不断、戳不烂,始终保持强大的复原力、耐磨力、内驱力。”

    5.要让坚韧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不是成为一种标语口号。

    帮助普通人控制负面情绪的困扰的“八正法”:

    深呼吸

    闻香(屈原说:“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君子佩香是中华文化传统中一项很高级的生活内容)

    抚摸身体(特别是膻中穴、腹部、掌心)

    幽默地会心一笑

    倾诉

    运动

    专念(如“抱元守一”的觉察)

    写作(“文以载道,文亦可以养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行走016】坚韧的心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f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