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对话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帮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教育是一种理想”,老师和学生心目中的理想课堂应该是这样的:有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和整合度,还有练习度和延伸度.这种理想课堂与现实的差距使我们很苦恼.因为我们传统的课堂强调的是铁的纪律, 学生正襟危坐,不能交头接耳,不许和老师争辩,这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套上了枷锁,也给老师自己套上了枷锁.我们传统的课堂充满了沉默不快甚至是矛盾和敌意.我多么希望师生之间也能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啊!
如果教师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是一种缺陷。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个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饭喝水一样。人只要有精神的饥饿感,才会阅读,一天不阅读则很难受。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学校有很有学习力的领导班子,在新教育的春风的吹拂下,我们白沙小学也开始了晨诵午读.听着孩子们郎朗的读书声,看着孩子们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书籍,我感觉好像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我知道,这些孩子正吸收着书籍的营养,茁壮成长.
书中说道“有很多事情,并不是因为不可能做到我们才变得失去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信心才变得不可能做到”。深刻的道理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从我们的孩子,看到了教育本身,并从中悟得智慧。让人茅塞顿开。我们不必质疑孩子自己学习的效果,学生本能地生长,自由地发展,到了结果的季节,就会各种各样的果实挂满枝头,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做的是保护生命的活跃,激扬生命的积极,让学生自由地发展,教师只是让它们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悟。所以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思考的空间,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这就要求老师要设计好每节课的前置性作业,使每个学生通过先学都有收获或疑问,在课堂上才会出现很多让老师都无法预料的惊喜。
朱教授的这本《新教育对话录》,我还没有读完,但对所读的一些内容产生了共鸣。我也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处在那样的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当中,只要我继续读书,坚持实践,理想是会实现的,我们教师不仅要把理想播种在学生心中,也要播种在教师自己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