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世》第二季又更新了,第三集《呼吸》讲述了尘肺病人的遭遇。
那纪录片真实的将尘肺病人的遭遇展现在观众面前,也许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们不会知道有的人仅仅是从二楼走到一楼,如此简单的行为却需要楼上楼下各备有一个氧气罐,从二楼吸足氧气走到一楼,必须立即补给,否则会窒息。
“金钱换健康?”那时的你也许压根就没得选肺尘病或尘肺病又称黑肺症(Black Lung)(香港称肺尘埃沉着病,台湾俗称矽肺病),又称尘肺、矽肺、砂肺,是一种肺部纤维化疾病。患者通常长期处于充满尘埃或垃圾堆积的场所,因吸入大量灰尘,导致末梢支气管下的肺泡积存灰尘,一段时间后肺内发生变化感到不适,形成纤维化灶。
以上解释来自于百度百科,就是说当粉尘、灰尘等大量进入肺部,而后肺会纤维化,越来越重,无法承担它原本的功能,这个器官逐渐就废了,无法吸气呼气,尘肺病人每天都生活在窒息的感觉中,血养浓度不足,会对各个器官造成损伤。
纪录片中有个病人说,“如果可以,他希望可以用金钱换健康。”谈何容易?
煤矿、金矿等行业中高发,尘肺病人基本上都是这类行业的人,已经被列入职业病,属工伤范畴。严重的病人必须通过换肺来获得新生,但治疗费不菲,需要60万多万。当然是工伤的话,人社部门会负担一部分治疗费,但需要职业鉴定才可以,可职业鉴定需要有单位的证明,否则不能做职业鉴定;即使解决了治疗费,还需要有肺源,以及术后的排异反应等难关,虽然一关一关又一关,但若是关关难过关关过,这结果也是最令他们期待的。
现在医院里那么多病人,这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这个模样的。如果这世上有后悔药,我想他们定会大把大把吃,以求得可以回到那个时候再选一次。
当然,这世上没有后悔药,无法重来,即使有了后悔药,有些事情恐怕依然没法重来。
我所在的城市煤炭储量丰富,听当地人说,那时候有点钱的人,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就能卖炭赚钱,小煤井无数。小老板们雇上些能干的青壮年,就能下到井下干活。保障什么的,无从谈起。又脏又累又危险但赚钱,防护措施什么的,没有个人也不懂啊,甚至在又闷又热的井下,那些个防护服什么的就是传说,口罩什么的,戴上还嫌碍事。工人和企业没有这个意识。工人每个月可以拿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就心满意足。
干煤矿、金矿的人大多酒量很大,这里的工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非常有典型的北方汉子的特点。据说以前干活的时候很多矿工腰上都拴着酒壶,每次从井下上来都要先喝上两口高度白酒,久而久之酒量就练出来了。其中的原因在于每次上井都是“劫后余生”,所以每一次安全上井都值得庆贺。
当国家开始日渐重视尘肺病的时候,很多部门站在自己的部门特点上,努力为他们多做些什么。当地政府将小煤炭整合,成立了大的煤炭集团,资源入股成为国有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艺大为提高,不仅安全生产的效率高了,对职业防护措施的不断投入也极大保障了工人们的身体安全。疾病预防中心的流动体检车也定期到厂矿中免费查体,为工人们及早发现尘肺病提供专业的医疗数据。然而,很多时候那些体检车面前门可罗雀,无人光顾。几年以后依旧未能抵挡住层出不穷的尘肺病人发病,企业早已政策性关停了,当年没有体检报告显示这病的潜伏期,如今想要鉴定为工伤,获得赔偿,很多手续甚至无从办理。
“为啥当年不检查一下呢,不是免费的么?”我问到一个从事过这种行业的人,他的病症不算太严重,但呼吸有如风箱的呼呼声,还是让他的生活有些不方便。
“是啊,可一旦查出问题就要调离岗位。”对方答道。
“医生建议调离岗位不是因为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调离岗位对身体的康复不是更有力么。”
“是啊,可调离了岗位,收入会大幅度下滑。”他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我顿时了解了,在那时候因为挖煤工人工作强度很大,使得在煤矿企业井下的一线工人往往是企业的高收入者,比当地其他从事行业的人的收入有显著的优势。就像这位老大哥,他凭借着自己一人在井下的工作,就养活了全家。自家和父母家的大瓦房、家里的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儿子女儿顺利大学毕业、家庭妇女的媳妇脖子上闪亮的金项链等,都是他用健康换来的。
“金钱换健康?”那时的你也许压根就没得选即使时间倒退,他们会漠然地看着体检车经过而无动于衷么?也许答案同样如此,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是那时候或许他们压根就没得选。家里穷,上有老人要侍奉,下有儿女要养,没文化没手艺,唯有一身力气,比起其他行业的卖力气,在井下获得的收入更多。你说会危及健康,可连饭都快吃不上的时候,所谓的健康不过是换个死法而已。这些男人们以自己为代价换来了家人的幸福安康。
这事实是不是很心酸,很多时候看似有选择,也只不过是在天平上衡量哪一种选择更值得。我能想象曾经的体检车面前,很多矿工嫌弃的眼神,快速离开的动作,面对医疗人员力劝查体的漠然态度,那不是什么普通的身体检查,那是斩断他们财路的利剑。当下金钱的选择高于一切,可当日后被扼住喉咙,无法呼吸的时候,才知道自由的呼吸是那般可贵,可已经无法回头了。
如果有的选,谁不愿意好好活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