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打开手机翻看未读信息,看见了单位管理人员群有一张明天去南岳团建的名单,名单上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在,除了我。顿时心里特失落,感觉很沮丧,特不舒服。脑子里的念头是原来我在单位是可有可无的,我的工作也是没有什么贡献的,没有一个人想到我,记起我,我是被遗忘的。
越想心里越难受,同时感觉到哪里似乎有些不对劲。难道真的是这样子的吗?我是真的可有可无吗?我是真的被遗忘了吗?单位真的没有一个人在那一刻记得我吗?我是真的想去南岳吗?
连续问自己几个问题后,答案都是NO,那我心里为什么感觉难受,特不舒服?一觉察发现,原来我的内心是需要被认可的,原来我内心也是需要被看见的。上班期间我努力工作,热情地接待每一个来公司面试的人,真诚地对待来人事部咨询的每一个员工,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
等等,对啊,我对我做的每件事情都可以保证其品质,我对每个人都是坦诚相待,本着利他的心去处理的,那我有什么好难过的。我上班本来就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呀?工作就跟学习一样是为了自我成长的啊!
为什么我要在意别人的看见和认可呢?我认可自己,我看见自己就好了。也许是他们都提前完成了业绩指标考核了,所以奖励去团建的。虽说我努力了,可是结果并不理想呀!或者因为我没上班,所以名单排班漏掉了我,也很正常。
……
想想看,如果我没有看过李雪老师的《走出剧情》这本书,我就会按照自己的内心戏的剧情上演,接下来就是我对我的工作倦怠,因为我感到委屈,好吧,反正我是可有可无,没有什么贡献的,甚至会想到我的运气真差,命中注定我就这样子……总之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等各种评判,甚至我脑海里会有千万匹草泥马跑过。
李雪说过:评判无论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正面意义,只会加重自己内心的分裂和痛苦。因为当评判别人的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不可能舒服,自己也不可能轻松愉悦。更何况,我们看到的情景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事实。只有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全部的存在,才会明白每个人、每个当下的行为选择都是有原因的。在全部的真相面前,所有的评判都会消失。当然,我们有时无法看到全部的真相,但至少可以在评判的念头升起时,觉察自己内在的分裂和恐惧。对别人少一些评判,也是放过自己。
想起之前费勇老师写的:
人生真不如陶渊明的那杯酒。
第一杯,人世无常,不如喝酒。
第二杯,何必说那些善有善报的空话。
第三杯,喝酒是为了不让世界把自己带走。
第四杯,不论多么孤独,还是要做自己。
第五杯,找到和这个世界之间最合适的距离。
第六杯,避免分别心带来的是是非非。
第七杯,保有喜悦的能力,处处享受生活的美。
第八杯,人生如梦,不要被尘世束缚。
第九杯,我不管你,你也别管我。
第十杯,不要把谋生当做借口。
第十一杯,对死亡的认知,是我们改变生活的第一步。
第十二杯,不要总是犹犹豫豫,反反复复,含含糊糊。
第十三杯,偶尔的沉醉状态,反而让生活更轻松。
第十四杯,要和喜欢的人做喜欢的事情。
第十五杯,命运不可求,淡然接受,努力生活。
第十六杯,有实力,才有资格不合时宜。
第十七杯,认清这个世道,然后看看月亮,听听河水。
第十八杯,不论多么寂寞,都不要丢失自己的本心。
第十九杯,活着,尊严是很重要的事情。
第二十杯,人啊,心中要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
人是简单的,社会是复杂的,人因社会而变得复杂,社会因人而变得简单。
陶渊明老早就把人世间的事看的那么清透,所以创造了他的世外桃花源。
佛曰:自以为灯自以为靠自以为岛屿!
看来,这个我执想要破除真的是要时刻带着觉知觉醒,不然一不留神就会犯大错。
顿时明白,我该干嘛干嘛,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只不过是要带着觉知,清明的在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中过好日子。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就是无常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