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五、奇经病

十五、奇经病

作者: 妙瑜的记事本 | 来源:发表于2017-04-18 14:55 被阅读0次

十五、奇经病

二十九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督之为病,脊强而厥。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七疝,女子为瘕聚。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此奇经八脉之为病也。

滑氏曰∶此言奇经之病也,阴不能维于阴,则怅然失志,阳不能维于阳,则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行诸阳而主卫,卫为气,气居表,故苦寒热。阴维行诸阴而主荣,荣为血,血属心,故苦心痛。两跷脉病在阳则阳结急,在阴则阴结急,受病者急,不病者自和缓也。冲脉从关元至咽喉,故逆气里急。督脉行背,故脊强而厥。任脉起胞门行腹,故病苦内结,男为七疝,女为瘕聚也。带脉回身一周,故病状如是,溶溶、无力貌。此各以其经脉所过而言之,自二十七难至此,义实相因,最宜通玩。

上一页:十四、十五络脉

下一页:十六、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

搜索

更多..

《针灸素难要旨》

作者:高武 朝代:明·嘉靖十六年 年份:公元1537年

凡例

九针式

卷一\难经

一、补泻

二、补泻相反

三、针刺浅深

四、先后浅深

五、井荥俞经合主病

六、四时井荥俞经合刺

七、脏腑荥俞合皆以井为始

八、脏腑井荥为五六

九、阴阳井荥木金相生不同

十、出井入合

十一、欲刺井当刺荥

十二、经脉流注

十三、奇经八脉

十四、十五络脉

十五、奇经病

十六、十二经以原为俞三焦以俞为原

十七、八会刺穴

十八、上工下工治病

卷二上\《灵》、《素》

一、用针方宜

二、九针式

三、九针应天地人时以起用

四、九针所宜

五、五刺应五脏

六、九刺应九变

七、十二刺应十二经

八、黑白肥瘦刺

九、刺常人

十、刺王公大人布衣

十一、刺壮士

十二、刺婴儿

十三、刺脉虚实浅深

十四、十二经气血刺

十五、手足阴阳经脉刺

十六、补泻

十七、刺胸腹

十八、标本

十九、针灸手

二十、刺宜从时

二十一、五夺不可泻

二十二、刺逆四时

二十三、刺避

二十四、禁太过不及

二十五、五节刺

二十六、五脏病刺

二十七、刺弊

二十八、血气不同形

二十九、十二络缪刺(缪如纰缪纪纲)

三十、经刺

三十一、巨刺(缪刺刺络脉巨刺刺经脉)

三十二、脉刺

三十三、浅深上下所宜

三十四、人身左右上下虚实不同刺

三十五、气血清浊浅深刺

三十六、死期不可刺

卷二下

一、五乱刺

二、气血盛哀

三、耐痛

四、五逆

五、三刺谷气

六、热

七、疟

八、腰痛

九、周痹

十、癫狂

十一、头

十二、痿

十三、心痛

十四、胀

十五、胸胁痛

十六、大风

十七、疠风

十八、偏枯

十九、痿厥

二十、痈

二十一、鼠

二十二、耳鸣耳痛耳聋

二十三、膝痛胫酸

二十四、啮舌啮颊啮唇重舌

二十五、欠

二十六、哕

二十七、唏噫

二十八、振寒

二十九、(丁可反)

三十、嚏

三十一、泣竭成盲

三十二、太息

三十三、涎下

三十四、口目

三十五、肠鸣

三十六、目眩头倾

三十七、喉痹

三十八、齿痛

三十九、衄

四十、喘

四十一、怒

四十二、颇(若感切)

四十三、项痛

四十四、足

四十五、下血

四十六、疝

四十七、转筋

四十八、厥

四十九、痫

五十、霍乱

五十一、目痛

五十二、卒然无音

五十三、目不瞑不卧

五十四、补遗篇气交暴郁刺法

五十五、司天不迁正刺法

五十六、司气有余不退位刺法

五十七、司气失守刺

五十八、全真刺

五十九、十二脏邪干刺

卷二下\灸法

六十、艾灸方宜

六十一、艾灸补泻

六十二、灸寒热

六十三、女子败疵

六十四、灸痈

六十五、犬咬

六十六、伤寒苦乐

六十七、宜灸不宜刺

卷三

一、十二经病刺

二、奇经八脉病

三、十二经脉

四、奇经八脉

五、十五络脉

六、十二经筋

七、空穴

八、十二经井荥俞原经合

九、同身尺寸

十、经脉长短

中医世家

首页 业内相关 中医书籍 图书 中药材 中药方剂 名医 医案心得 专栏 杂集

身体不适时,勿轻信言论,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网站( zysj.com.cn )建于2004年。个人网站!不是医生、不是商人,不看病、不卖药!不参与任何商业!

本站

关于

开放

社交

相关文章

  • 十五、奇经病

    十五、奇经病 二十九难曰∶奇经之为病何如?然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

  • 读《黄帝内经》素问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6——可治的病应该怎样治

    (原文) 帝曰:其可治者奈何?岐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 每天认一穴:子宫

    定位: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3寸。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妇科病。 归经:经外奇穴。

  • 略述“恒病”与“奇病”

    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医里关于恒病和奇病的概念。 在内经里,人生病,分为恒病和奇病,“揆度奇恒”是诊断中,一个很...

  • 七、八脉交会穴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 八脉指的是: 阴维脉、阳...

  • 《道德经》中的智慧之71:知愚者智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之解字...

  • 奇病论

    岐伯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名曰胞之络脉绝也,无治,当十月复。 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名曰息积。不可灸刺,为...

  • 自知之明

    ——《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

  • 《黄帝内经》自学笔记(三十一)

    病在经的,刺其经;病在孙络的,刺其孙络使它出血;血病而有身痛症状的,则治其经与络。若病邪留在大络,则用右病刺左、左...

  • 什么是经行发热,中医是怎样认识其病因病机的

    痛经医生 本章分享:经行发热 女性每逢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突出症状的病证,称为经行发热,又称经病发热。 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五、奇经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n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