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乡的记忆是什么?
一个普普通通的苏北小农村,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年一对张姓兄弟,逃荒到了这个村子,当时这里是一户地主的家产。兄弟二人留了下来,当长工,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地主一家搬离了。所以剩下的家产就被兄弟二人继承下来,一代代繁衍。到现在,已经是一座拥有2000人口左右的大村庄了。当然是从小听村里的老人讲给自己的,也许他们小的时候,也是这么被自己的爷爷奶奶这样讲给自己听的。就这么口口相传,留下来的故事,就是这个村子的由来。
从小,在巷子里打闹,印象最深的还是那股炒白菜的味道。夕阳落山后,夜幕渐渐降临,落日的余晖,有暖变冷,从火红变成了灰蓝色。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冒起了青烟,一缕缕的,开启了这个夜晚。
各家都在准备自己的晚饭,主食基本是差不多的,要不就是粥,要不就是玉米糊糊。诱人的是菜,各家晚上吃的都不同。这也是孩子回家抱怨的理由,人家家里今天吃辣椒炒肉,为什么我们家又是白菜。
菜香是关不住的,在巷子里追赶的时候,总能闻到别人家的炒菜的香味,还有菜入油锅的兹拉的声音。谁家吃什么,一闻就知道了。通常,都是炒白菜。把锅中的花生油热到喷香,下入切好的葱姜炒出香味,紧接着下入切好的白菜。火热的花生油遇上冷鲜的白菜,迸发出特有的菜香,垂涎欲滴。偶尔有炒肉,辣椒和五花肉激发出的美味因子,对于在外野了一整天的孩子,是充满了回家的诱惑。饥肠辘辘的每一个,总是在期待,我家今晚肯定也是炒肉。
我要回家吃饭!不用家里人喊,肚子里的馋虫就会把自己拽着回家。
回家的时候,看到饭桌上的饭菜,失望的居多。因为吃肉的时候少,多数情况下都是炒白菜。于是就会抱怨,嫌弃自己的妈妈做饭不好吃。妈妈操劳了一顿饭,怎么能咽下这口气,老娘累死累活给你做了饭,你这小祖宗还嫌东嫌西,不吃出去,去别人家吃去吧,人家有肉。
知道自己触怒了家里管事的,带着自己的小情绪,搬着自己专属的那个小板凳,坐在桌子边乖乖吃饭。别说,这炒白菜真香唉,狼吞虎咽的吃了个精光。
那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好像也不是很久呀,我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应该是上个周日吧。我还记得我和大雷这周约好了去碉堡呢。
回过神来,我怎么在一栋高楼里,外面是灯火通明的城市,楼下是车水马龙的商业街。他们说的是普通话呀,还带着南方强调。
哎呦,那是二十年前了!过了这么久了吗,一个世纪这么久。久到,我都忘了那股炒白菜的香味是一种怎样的诱惑了。再闻到这种香味时,我还能记起来吗,那可是家的香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