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心理大学生活
对于欧美趴的观察|留学图鉴

对于欧美趴的观察|留学图鉴

作者: 邀鲸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02:43 被阅读193次
    对于欧美趴的观察|留学图鉴

    Research Design课上我选择的研究主题是“中国留学生的社交圈”

    大概看了一些国内资料

    粗略的得出了初步结论

    ——中国留学生无论生在哪个国家都爱“抱团取暖”的印象从二十年前留学浪潮起始至今都未曾改变。

    于是我尝试从自己开始向中籍留学生们心照不宣的社交边界发起挑战。

    如今中国已然成为留学生输出大国,于是几乎不论到哪个国家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留学生班中中国同学占大多数,在远离这块古老大陆的地球另一端衍生出以汉语为通用语的自留地。一个topic布置下来,大家流利的用中文进行讨论,本该主宰这片课堂的外籍老师孤零零的被遗弃在方块字们圆润的声带共振之中,接收最后经过完美翻译的英文讨论答案。

    所以与清末洋务运动的第一批留学鼻祖们不同,如今的留学生们不会迫于满足基本社交需要而别无选择必须与外籍同学进行社交,同国籍留学生基数足够庞大,人多的地方自成江湖,而这基数磅礴的江湖即使全封闭起来也已经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系统。

    从拓宽社交面的念头出现开始,我经历了非常完整的心理挣扎,然而我相信这段历程也是中国学生融入国际环境所面临障碍的矛盾过程。

    我的第一步计划是加入国际留学生几乎从不涉足大学社团,实施起来实际上的内心恐慌有三,第一是对语言交流的担忧,第二是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第三则是担心受到排外或种族歧视。这显然就是将中国留学生局限于同国籍社交圈的主要因素。

    基于不威胁到人生安全之上要尽可能多的尝试新鲜事物的准则(以及看更多欧美帅小哥哥)我决定暂时排除消极思考点放手去做,首先加入了包含了一定亚洲文化元素的空手道社团进行了两周的训练,虽然作为新人经常犯一些左右搞反的低级错误,但从老师到前辈们的包容度都非常高。一对一训练也非常nice的愿意帮助纠正错误,而且因为欧美人与亚洲人体型悬殊,大家都愿意迁就我踢不上来的小短腿,在攻击技能训练时特别温柔,那种温柔出于害怕一拳打死一只土拨鼠。

    ……

    两周训练之后社长邀请我参加社团蹦迪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和社团中人在常规训练之外的交际,也是我第一次参加一个全是欧美人的趴。

    欧美趴文化与中国留学生趴文化有所不同,首先每个趴在发布邀请函前都确定一个theme,要求参加者穿着符合主题的服装。比方来说趴主题是SWAT,参与者便大都穿着警服腰别手铐。每个不同的团体都会制定不同的theme,于是经常在同一个Bar里你可以与一群身穿长袍罗马贵族共舞,一转头又碰见一群头戴光环的天使,吧台边还有一群十九世纪英国贝雷帽绅士在排队买饮料……

    首先参加者汇总在某个地点集合,大家自带各自酒精饮料玩一种类似于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例如选出两个人组成CP背对背站立,旁观者可以任意发问。比如“谁最GOOD LOOKING“,CP便以喝酒多少决出胜负。有一对CP得到的问题是“谁能把手里的酒喝完”,一个男生二话不说干了半瓶手里的伏特加,十分钟后跑到花园里吐

    ……

    所以有时候觉得欧美男生也挺单纯的。

    等华灯初上人员齐整,大家便整装出发,欧美趴大多不会固定在一个Bar消磨整夜,而是一场大串联。主要基于Bar的音乐水准按照大多数成员口味进行选择爵士、蓝调、pop等各种不同风格。上一秒一涌而入,几曲歌过后又一涌而出流向下一个站点。

    随着音乐舞动是趴的主要内容,虽然一开始感到秘制尴尬,但几杯酒精饮料之后便开始放松下来。而有趣的是不论是在训练时与经常组队训练的熟人还是来自两个不同道场从未有过交集的同好都特别欢迎你与他/她尬舞,不论熟不熟悉,一起尬舞过两个Bar的时间长度就足以达到互买啤酒聊天吹牛的程度。

    最后以在DJ最负盛名的Club千人狂欢划下句点。

    在叙述完整个过程之后总结tips分为两点,第一点当然是安全性

    学校社团组织的蹦迪活动相对而言比较单纯,而且因为是身怀绝技的空手道社团,属于不打人就很礼貌的朋友们,所以安全指数非常高。看着平时在道场身穿白Gi腰围黑带的大佬们尬舞之间Gay成一团也很有意思。

    的确会有欧美男生前来套路,在千人蹦迪时遇见一个人跑来夸我英语讲的好,没有口音,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亚洲女生云云。我提出给他买杯喝的想打发他走开,他说应该男士请女士,于是我和他说我是心理系学生,可以read your mind,然后喝着他请的Run找空蹦走了。

    这种明显套路的人也有,但感到被识破了并不会多纠缠。

    其次是千人蹦迪场很容易和团体失散,要紧跟团队的步伐,失散之后就在吧台等待,总会有团队成员出来买饮料

    ……

    最后聊聊主观感受

    在蹦迪这件事上我一直保持谨慎,要首先确定一个团体是否靠谱才决定加不加入蹦迪活动。蹦好了是偶尔放松的夜生活,蹦的不好就是群魔乱舞,第二天起来找不到肾。我庆幸加入了一个比较靠谱的社团,在活动结束时负责人会一个一个把成员找到,确定对方打上Uber定位到对的地方。第二天还能四肢齐整的在学校相见。

    这场活动也打消了我对跨圈社交的顾虑,互动局游戏环节有小姐姐解释规则,酒精饮料摄入量也是尽兴就好,即使发生我回家拿BRP的插曲,还有人等在门口怕我找不到正确的入口。完全没有之前预想过排外和种族歧视的情况,反而因为我是国际生而更加照顾。

    在最后分别时,平时在道场经常被教练用来技能展示打的满地都是的社长向我说道

    “I am so glad you can come."

    因为社团里基本没有过中国人,也从来没有中国人和他们一起去蹦迪,也许这对他们而言我也是一个比较新奇的存在。

    其实也许欧美学生群体也挺想与中国留学生圈进行交流的。

    这个因为热爱空手道这一运动而聚集起来的人们有身穿Costume蹦迪狂欢的一面,也有上课听讲做Research的一面,有为了Final熬夜奋战,也西装领带听Business讲座。正是这种复杂性使我对国外大学社团这一社交群体充满好奇。

    为何我如此钟情于心理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了解人类百态的同时,不断打破自己的局限与壁垒,展示出无数种生活澎湃的、千姿百态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欧美趴的观察|留学图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pe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