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应酬有点多,胃肠受苦了,只有进一步加强身体锻炼,用来对冲身体的消耗以便提高免疫力。也因此虽然近期阴雨连绵,气温比较低,属于倒春寒天气,但每天早上的快走是必不可少的。偶尔我会起得很早,凌晨五时许打着一把雨伞出门,穿街巷、走公园、进菜场、买早点……一圈走下来,大约四五十分钟时间,筋骨得到一定的锻炼。
快走的路线大抵是不变的,每次我经过一家叫做“水北拌粉”店的小店门口,都会看到一名中年女人,独自一个人在店里面忙碌着,做着各种粉和面早点招徕食客。开始我还未曾注意,第一次引起我注意的是去年的一个隆冬日子,我起了一个大早,天色黑黢黢的,整个一条街的临街店面全部关闭着,就是这个“水北拌粉”店开着门,不是很明亮的灯光下,这名中年女人一个人独自忙碌着。当时就很好奇:这个店怎么就开的这么早?打工人真辛苦啊。
后来每次经过这个路段时,我都会不经意地往店里面瞟了一眼,看到的都是女人忙碌的身影,而且一直是独自一人在忙,没有一个帮厨打下手的。正常的情况下,像这样的小吃店都应该是夫妻店吧,而且总应该会看到店主的小孩子吧,但是将近一年下来,这些我都未曾看到,成了一个谜。我的早点一般都是在家里吃,极偶尔的情况才会在外面吃,主要是觉得外面的饮食高盐高油、油腻荤腥太重并不健康,但是这个女人开的水北拌粉店,我倒是吃过2~3次,感觉味道谈不上好,倒也谈不上差,主要是新余市味道好的粉店实在太多了,它也最多就算是中规中矩罢了。
我很佩服这个女人的勤劳,而且也佩服她不依赖于任何人的独立,靠一双勤劳的手打拼养活自己。这个世界上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人实在太多,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样的人一抓一大把。“躺平”一词流行由来已久矣,想象中勤劳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老一辈的人里面大多数具备这样的美德,但随着躺平现象的逐渐流行,吃苦耐劳还逐渐真的成为一种稀有的美德了。有时候想想我们的下一代,最希望他们具备的品德之一可能就是勤劳,那种在认知到位基础上的勤劳。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一定要勤奋地行动,只有这样,才会有未来。
回过头来想想我自己,我到底算不算一个勤奋的人呢?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个是普通意义上的勤奋,至少最近这10来年还是够得上的,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工作比较有责任心,经常性会觉得工作压力比较大,有时候大到影响身体健康的程度(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大,一两个月的连续生病了几次),但最终还会兢兢业业完成,也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周边的人也是认可的。另一个是思维上的懒惰。很多年的时间里,都不太愿意真正开动脑筋认真去思考问题,表现出来就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浮于表面,没有触达事物的底层逻辑和本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到目前还没有解决,没有摸清楚规律和找到方法。所以说,我是既勤奋又懒惰的一个人。
最近这两年有点渐渐开窍了,向一切勤奋的人致敬!也努力从这些人身上汲取榜样的力量,首先行动上勤奋起来,其次让头脑也勤奋起来,努力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讯飞语音输入60分钟,全文12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