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篇文章,两处错误

一篇文章,两处错误

作者: 龙之崛起 | 来源:发表于2021-11-20 20:05 被阅读0次

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两处错误,我真的是后怕,以前我写的东西对么?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这句话是李文海院长跟我说的。一次跟李院长进行交流的时候,我询问教学老师学习教学套路,这样是否合适。李院长给我的回复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以后我就可以放心地收集这些套路了,后来李院长单独给我提醒,“教学有法”的意思是,教学是有规律的,“教无定法”的意思,教学没有固定的技巧。

我的理解:教学有法=教学需要很多技巧。

老师理解:教学有法=教学有规律可循的。

综合老师的讲解,我的理解是,我要不断收集方法,同时要去找到方法背后的规律。

二、文章讲解又又又超标了。

【课堂实录】

师:现在我们请4位同学,分别读一下课文。

生: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师:课文读得很认真,但是不够熟练,有没有进行课前预习?

生:没有。

师:每次学完了课文后,要把新的课文预习一下,尽量读熟练。

生:逐一读完4个段落。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说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生:朱德同志跟战士们去挑粮。

师:你说出了人物和事件,非常重要。还有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

生:1928年,在井冈山。

师:你补充了时间和地点,这很关键。

生:他白天挑粮食,晚上整夜整夜的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师:你把事情的先后顺序,都说清楚了。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1928年,朱德在井冈山跟战士们挑粮。战士们看见后很心疼,把扁担藏起来了。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战士们很敬重朱德。

师:说得非常完整,谁来总结一下需要哪些技巧?

生:需要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结果。

【课后反思】

(一)优点

《语文课程标注》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这段课堂,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合作探究,学生们在交流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结合二年级学生不会概括内容的学情,我在教学评价中,添加了概括文章内容的要素。学生最后不但能够总结出文章内容,还能了解概括文章的大体方法。最后,在评价中我注意突出对学生的认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不足

我又又有超标了。文章发到朋友圈后,老师看到马上给我指出来,我让学生总结规律的部分又超标了,我的天,又超标了。

事情是这样的,总结答题方法,这是4年级的事情,我现在教的是2年级,低段的教学目标就没有这一部分。综合老师们的讲解,我逐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我看语文课程标准还是少,但是为什么少呢?我反复追问自己原因,终于找到了原因。

我写的语文文章,都是以称赞为主,目的是为了展示老师们的语文课符合了《语文课程标准》,翻看的目的是为了赞美老师,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看《学段目标》,因为我第2年教小学语文,不可能是乱评价别人的目标是否准确,所以导致我几乎很少从老师的学段目标角度去考虑问题。还有一个事情,老师的目标是不出现在课件上的,这也导致我很少主动记录老师们的课程目标,以后我会注意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相关文章

  • 一篇文章,两处错误

    最近写了一篇文章,里面出现了两处错误,我真的是后怕,以前我写的东西对么? 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这句话是李文海院...

  • 榜单文的常识错误

    今天看了一位简友的文章,说简书榜单上有一篇文章,作者写冬天闪电,黑夜看见滚滚波涛,这两处常识错误引起了一些老师们的...

  • 估算(六)-改正两处错误

    今天聊一聊奇偶数在估算中的应用。 首先聊一聊奇偶数在运算中的基本特性: 1. 偶数加偶数,仍然是偶数; 2. 奇数...

  • 2021-01-24

    之前发布了一篇关于灵师学院的文章,结果有一处错误,然后改了之后发现还是错的........ 唉,我的科学果然很差啊...

  • 五步写出一篇深度好文

    概要:还在为写一篇好文章发愁吗?尝试我的五步法可以让你写一篇深度好文。昨天发布后发现有多处错误,一处遗漏,所以今日...

  • Day26:没安排好时间,再一次计划落空

    今天又在忙其他事情的学习,最后只留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给本计划,只默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时间过去得比较久,有4处错误...

  • 粗心

    做事情不认真可是个大问题,发表完文章阅读的时候发现两处错误,笔友芳酱也提出“three”错写成了“tree”。 公...

  • 《大象在中国》中的两处错误

    《咬文嚼字》2017年第7期陈运舟《大象在中国》一文中说:“上海有著名的‘豫园’,园主人潘云端。他年轻时将住宅西面...

  • 超越感觉 第十二章 反应的错误

    前面一篇文章讲到人会范7种立场错误,6种程序错误和6种表达错误,共有19种错误方式。还有一种是反应错误,就是今天讲...

  • 智能硬件集体踏空?退烧而已,整个行业都精神了

    最近有两篇文章在智能圈广泛流传:一篇宣称智能硬件集体踏空,这个时代结束了;一篇红衣周教主反思智能硬件免费是错误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篇文章,两处错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su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