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微故事
为什么东北人社交情绪高涨,且愈演愈烈?

为什么东北人社交情绪高涨,且愈演愈烈?

作者: 我是东北仁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2-16 22:03 被阅读1次

    近些年,东北经济乏力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其中,东北社会固化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如果说,八十年代通过高考和改革开放,仍然有一代人改变了命运。

    现在,随着人才的饱和,政策扶持力度的下降,依靠高考或改革的红利来改变命运,就像要将一个骰子掷出七点! 

    在东北,除了几个大城市外,职业的分类好像只有公务员、银行职员、国企职员、教师和下岗职工。

    再简单一点,就只有两种:铁饭碗和打零工。

    更可怕的是,几乎一切社会资源都集中在铁饭碗那边。

    因此,生活在东北小城的人们,要么一辈子不用换工作,要么一辈子不停换工作。

    按部就班、安于现状,是这里的一种精神气质。而对于向上发展,普通人既没有动力,也缺乏途径。

    因此,东北小城的行事效率往往不高,节奏不紧不慢。

    于是,就有了大量剩余时间,如何打发时间也为一个课题。

    在这里,许多人都成了时间囚徒,好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

    他喊冤入狱,他无可奈何,可在漫长的牢狱生活中,他还必须要找一点事来做。

    他的狱友,瑞德对他说:监狱里的高墙实在是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

    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这就是体制化。

    生存于社会的大熔炉里,有时,我们也会变得非常矛盾。

    一方面,我们会逐步适应这种安于现状的生活;

    另一面,又愤愤不平于它常常给我们带来的不公平,和消极悲观的社会现象。

    而又继续沉浸在这其中,不能自拔。

    如何杀掉时间?

    社交!

    用社会交往去促进社会关系!

    我们必须承认,社会关系一定是一种资源。

    人们想用用社会交往去促进社会关系,是希望人际关系可以凌驾于规则之上。

    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比如,技术工种要求专业能力好、能吃苦耐劳;承包项目看提出的价格和预期的质量。

    但当关系能凌驾于社会规则之上,那么人情就不仅非常强的变现能力,而且可以交换到规则下交换不到事物或权利。

    当许多事可以通过“人情”来解决,那么,人情就是具有高投资回报率的东西呀!

    当然,东北人与生俱来的性格,使得社交活动不会只是一个层面的意义。

    它往往会将生意往来、庆祝活动、求醉、解愁、减压、交友等多种目地,混合在一起,去满足每个人自身的需求。

    “你自己的层次,决定了你所处的层次。你永远只能和同一个层次的人在一个圈子。

    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结交别人,不如努力的提升下自己。”

    这一句网络上很有名的鸡汤,在东北会有另外相反的诠释。

    在东北,“社交主义”饭局正方兴未艾,令人们趋之若鹜。

    饭局之所以有如此的生命力,说明它至少从三方面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首先,它展示了社会秩序。

    多人围坐一桌共同进餐,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体现出气氛融洽、以和为贵的中国文化。

    但宴席座次差别又透露出长幼尊卑和关系的远近之分,它会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展现出既有的社会关系。

    第二,满足不同关系参加者的不同需求。

    组局者最终的目地,是想用情感因素得到的“特殊”对待,从而来体现“饭局”的意图。

    饭局过后,希望参加者都能遵循着“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原则行事,这样的饭局当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第三、局中局,让你意乱情迷

    在东北,有局就有酒。

    而饭局里的酒精,是为各种情绪预热的,也是为进一步沟通的感情加温的。

    至于什么时候才算到“火候”,饭局后“正经事”,才是检验这场饭局的成败关键。

    在东北,社交主义的“饭局”会创造出多种互动因素,已成为增加参加者情感成分的最佳媒介。

    它平铺直叙、直奔人性,门槛极低,又能拉近距离,润滑关系。

    最终,它远远超出其它活动,成为东北人民的日常。

    它已成为一面文化之镜,折射出东北社会的风土人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东北人社交情绪高涨,且愈演愈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t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