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同一批战友每年建军节都要聚一次,这是延续了三十年的老传统。聚会通常实行AA制,每人预收一定金额,结束后多退少补。由于花销公平透明,而且是以节俭为原则,花钱少又联络了感情。因此,大家都踊跃参加,三十年来从未间断过。
以往八一前夕群里早就开始酝酿了,因为大家从事不同的工作,要力求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情绪。总有热心的人战友愿意为这事出头,从聚会时间、地点,到吃什么菜、喝什么酒、抽什么烟,征求意见,不辞辛劳为大家服务。
今年的聚会没有如期举行。到目前为止群里没有人提这件事,只有两三个人发了图片。至此群里静悄悄的,一个个都在潜水状态。我也没有说话,说话没人互动是一脸尴尬的事。
其实我早就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参加聚会的人越来越少了。从刚刚开始的近三十个人,发展到去年只有我们六个人参加。不是说大家对此不热心,一星期前群里热闹非凡,看起来对聚会迫不及待。到了约定聚会的前一天,会有人发消息:不好意思,在外地出差,这次聚会不能参加,非常遗憾!接着又有人说了:真不凑巧,明天有事,不能参加聚会,祝大家玩得开心!直到聚会开始,还有人发消息,对不能参加聚会表示极大的遗憾。
因为是多年的战友,彼此的情况都非常了解,对于不参加聚会的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十八九岁还少不更事,那时候的友谊是非常纯真的。三十年栉风沐雨,每个人有不同的经历,心性的改变在所难免。部队的三四年时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真的算不了什么,淡漠是必然的结果。
有一部分人有自卑心理。这些人有的家庭生活不如意、有的工作不顺利、有的子女不争气。他们不愿意与人交往,总觉得在战友面前抬不起头。也一部分人的确是生活所迫,常年在外打工,跑长途客车,不能参加也实出无奈。至于说混的越来越好的那一类人,对于聚会是相当热衷的,他们往往也是小团体的中心。
刚刚还来了一位称得上是战友的人,他说他们那个圈子的聚会他没有参加。我对此深感不解。问其原因,他说为了聚会惹上的麻烦还没有了结,以后打死也不再参加聚会了。
他说就在前段时间,转业在京的战友远道而来游玩。战友们轮流请客接风洗尘。五天后,在京战友回请大家,酒后又应约去另一战友家里喝茶。在战友家一杯茶没有喝完,突发心梗,120还没到人就没了。此事一出,一起喝酒的战友每人拿出一万元帮助处理后事。但是在京战友的家属仍不罢休,好像在找律师试图起诉同席诸人。
看来聚会有风险,进入酒场必须要出示健康证,否则就有担责的可能。
我们这次没人提出聚会是啥原因,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