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非常感谢陈光和杨灏两位大博士的精心准备和赵老师的组织策划,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治国理政这么宏大的话题。
今天的分享所设置的内容和采用的讨论形式让我还是收获颇多的。
之前对于5个问题里的一些词汇概念比较模糊,虽然经常听到。今天听大家纷纷阐述自己的理解,迫于可能被点名的压力也暗搓搓地临时搜索了一下。有点苏格拉底教学法的味儿。让我对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等概念都有了更加深入和清晰的理解。陈博士的讲述蛮清晰精准的,像是“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变”等用词比较凝练,对于内容非常熟悉。整体表述也比较流畅,娓娓道来,值得点赞。
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兴趣。在课程过程中,赵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和许老师阐述的一些现象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人觉得,嗯 关心时政真是很有必要的,改变了觉得这种话题离自己的态度。赵老师追问硕哥,如果你是朱总理会怎么决策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总结起来培训收获SKA里面,Skill不涉及,Knowledge吸收了30%-50%左右吧,重点是Attitude上收获比较大。
和平时学习专业的知识技术以及软技能不同,这样的学习讨论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窗口。我个人还是很愿意参与这样的学习的。
美中不足的是,让课程接近尾声后,才发现其实本堂课程非常详实,PPT制作精美,很多知识点是高度结构化呈现的。会觉得比较可惜吧,像是我们收获了几颗美丽的珍珠,然后发现本来可以有一根线把这些知识穿成一条珍珠项链。
下次课程的建议——
形式流程上:
以往在一些商业培训的场合,小组讨论的形式也非常多见。依据学习金字塔,这种形式能够提升学员参与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同时讨论一般建立在有一定的基础的条件上,一般都是先讲述再讨论。这对我们来说也特别重要,大家思想的碰撞和交互可以烹调出一锅精彩的石头汤。
为了补齐基础知识,让讨论起点更高。可以采用提前发送相关资料,布置作业或者思考题的方式。哪怕是每个人就准备一个内容的一个小点。如果前置准备不好开展的话,建议今天的五个问题先浏览,然后打散拆分到不同部分,每次简单探讨一个问题,时间也比较可控,然后展示页面给出一个标答,再收一收。
最后一般会回顾通篇,邀请大家给一句话收获啥的,强化印象。
内容上:
做好减法很重要,我们以往演讲会的小伙伴分享最容易摔的坑是想要输出的太多,忙于把所有内容讲完,以至于蜻蜓点水都没讲透。
准备上:
今天许老师关于不同时间不同处理方法和反复演练的经验分享让人很有触动。在以前的Train the Trainer课程上,我们会有5分钟说课环节,就是给人讲自己打算怎么讲课,然后从结构性、趣味性等好几个方面寻求反馈打分。总之留出一定时间演练讲课还是蛮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讲台新人而言。
附上学习金字塔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2927/13ccc2db67eb6cf8.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