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来才发现今天的推送没有写。不想急急忙忙赶出来一篇应试稿,但默默立下flag说是要365天每天都写作,就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最近在翻译一些东西,所以每天过得都很开心。那天伏案工作之时,突然想起村上春树说过,翻译是一种深层次的阅读。他说的是对的,虽然他说的总是对的,我也总忍不住赞美他,这个了解我的人是都知道的。村上除了是个跑步的、是个作家,其实他的正经工作是翻译。这个可能都出乎大家的意料,然而我第一次正经阅读村上的作品,也是他翻译的作品。这种感觉奇妙得很。你和一个人,对同一个作家有着同样的认知、情感,在你心里自然而然的就和这个人产生共鸣。当时,我对村上就是这么一种感觉。
那为什么学外语呢?
很多学外语的小朋友都会觉得外语是个人都能学,大学学外语好像比别人差了点儿什么。其实,我也之前那么觉得过。
的确,掌握一门语言,但似乎缺少深深扎根于这世界土壤的根基,没有你擅长的领域,什么你都知道一点儿,但又不能说全懂。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这可能也是一件好事。现在学科专业化,每个人都有门前一寸土,看起来是专业、高效,但这也大大限制了研究人员的视野。我想,这么说并不为过。但学外语的好处就是没有这个限制,你掌握外语,就可以通过外语去了解对象国的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领域。这么看起来,这点算是不可多得的自由了。
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就学日语这件事,我曾经被家里亲戚的孩子深深的鄙视过。我古怪的教育轨迹让我之前学过法语,虽然学习的时候达到B2+的水平,但老实说,很久不用之后生疏得不行。但之后的日语学习和应用可是一点没有耽误,也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家里亲戚有个孩子,之前听说我学法语,觉得法语洋气、高大上,转而知道我专业其实是日语,然后就说了一句:“哟,日语啊……”。当时局面一下就陷入了尴尬。后来别人暖场过去了,但我却总记起来这个事儿。不是说跟小孩子记仇,只是百思不得其解,日语,怎么了?
我的日语学习是带着功利之心开始的,但从功利出发,却走向了一个平实的状态。过去我经常说,我和日语就是相亲相来的,开始的时候不喜欢,学着学着就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影响到我的方方面面。日本对于中国来说,无疑是特殊的,这种特殊不光是因为是国耻,是中国人心里的一个疤。还因为我们很多人,其实对日本是不放在眼里的,认为日本是一个弹丸小国,怎么能和我泱泱大国相比呢。我不是精日,我只是觉得,你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小国,但是你不能这么觉得,日本从社会成熟度等很多方面,还是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的。都说要文化自信。二战后,真正文化自信的地方有几个?所谓对自己的现代文化自信,能把自己创造的现代文化大张旗鼓的准备展示到奥运会上的,恐怕没有几个吧?这个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好了,扯远了。回到学外语这个事儿上来吧。现在我总是跟别人说,小女子不才,只会外语。我是个不太聪明的人,不太懂投机取巧,有的时候拼命努力,掌握不好度。但遇到事情虚心向别人学习,对别人的负面评价选择性的听取,即使是对不喜欢的人,也去看他好的一面,就事论事,不评价人……这些,是学习外语带给我的。有的时候,十年如一日的早起,抄写一遍单词记不住就抄十遍,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宛若卑微的朝圣者,内心是充盈并且坚定的。当然,我不是说别的学科不可以,只要是想做成功什么事,都是要耐得住寂寞,而并非功利的。现在大家都抱怨翻译质量不好,机翻现象频繁,从最初学语言的时候,我想,恐怕就应该带着一个非功利的态度去学。虽然语言是门技术,但你只有踏实掌握了开车才能上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