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所不在的恐惧;
恐惧大家并不陌生,作为四大基本情绪之一,处处可见,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
儿时,怕黑,怕蛇、蜘蛛,怕分离,怕家长骂,怕考试不好,怕小朋友不和自己玩,怕老师不喜欢自己......
长大了,怕考不上好的大学,怕找不到喜欢的恋人,怕找不到喜欢的工作,怕意外变故,怕父母健康问题,怕子女成长不佳,怕未知,怕生老病死......
我们骨子里如此缺乏安全感,总是不断努力通过向外抓取一切可以抓到的东西,如爱、名、利、权、钱等等,好构筑短暂生命里的一方乐土和温暖。阳光下,我们跳着看似快乐的舞蹈,内心却隐约悲伤着,因为生命苦短,因为生命的奢侈,怎样度过都觉得心生遗憾。
恐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很多影响,如果一个人肯去深入的去看,那么就会发现很多自己的选择、情绪和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恐惧。
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从来没有被恐惧所侵袭的人呢?没有!
既然没有人幸免,又不能逃避,那么我们停下狂奔的脚步,停下来看看恐惧的面容,接纳它的存在,好好了解一下背后的真相吧。
二、什么是恐惧?
恐惧,是指人类面临险境或臆想危险情境时所产生的一种短时间的激情或者一种不安、害怕的正常本能生理和心理反应。一方面即指人类在危及生命条件下趋利避害的自我保存本能,另一方面则指人类群体经验中与恐惧情境有关的恐惧意识。
恐惧产生生理上的解释:人的大脑皮层拥有成千上万根神经,当危及生命时,在所有信息汇集的大脑最表层区域,就会形成一种不安宁状态,并进一步向大脑的更深层区域扩散,最后抵达人体控制激素分泌的区域,导致“紧张激素”的加速释放。
关于恐惧的心理起源,《心理学辞典》指出:恐惧是在个体的生物生存或社会生活受到威胁的情境中产生的情绪,这种情绪是以实际的或想象的危险的源泉为目标的。当个人遭遇到利害冲突、灾难或灾害等情景因素,只要使人感到无力避免或应付而感受到无法摆脱的严重威胁时,就可能产生恐惧。
三、产生恐惧的原因?
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学角度解释:“真实焦虑或恐惧感对我们似乎是一种最自然而合理的事,我们可称之为对于外界危险或意料中伤害的知觉的反应。它和逃避反射相结合,可视为自我保存的一种表现。”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死本能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本能,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本能最深层的恐惧。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揭示了恐惧与深层集体心理的直接关系。集体无意识是指“指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是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并被遗传下来。荣格发现,人类的无意识心理并不完全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当代人的恐惧大部分还可以找到原始人类遗传下来的内核,比如,人对于蛇和黑暗所具有的恐惧心理。
三、恐惧的作用有哪些呢?
1、我们忽略的正面作用:
恐惧是我们人类进化中残留下来的一种心理机制,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每个人的遗传中都会存在恐惧。
恐惧可以帮助人应对危险。人在面对恐惧刺激时,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皮质系统,人的瞳孔会扩大,以尽可能获取更多光线;皮肤中的血管收缩,可以向主要肌肉群输送更多血液;肌肉绷紧,并因肾上腺素和葡萄糖而充满力量;平滑肌放松,以便更多氧气能够进入肺;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不重要的系统就会关闭,以便为负责运动的系统提供更多能量。
2、我们熟知的负面作用:
心理学家对恐惧心理的治疗研究一直颇为热衷,因为外部环境和躯体本身的致病因素,常常首先使人产生恐惧的情绪反应,然后才产生其他心理、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因此对人的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就是恐惧心理。
恐惧产生时,常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嘴发干、身冒冷汗、四肢无力等等,这些生理功能紊乱的现象,往往会导致或促使躯体疾病的发生。
恐惧会使人的知觉、记忆和思维过程发生障碍,失去对当前情景分析、判断的能力,并使行为失调。如旅馆失火时,住在旅馆的人常常显得慌乱、紧张、不知所措、争先恐后往外跑,跑不出去就跳楼。
四、恐惧循环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过度的想象;
面对某个情境,恐惧的循环会被我们大脑过度夸张的想象。一旦开始想象事情最糟糕的结果,我们就进入了恐惧的循环。有人称之为“末日症候群”。
第二阶段:恐惧开始反馈;
因为我们的过度想象,从而形成了恐惧的情绪,恐惧便会从此发芽、壮大。到这个阶段,恐惧会开启更多对于现实的负面认知,开始扭曲事实。你的身体也会感受到恐惧,使你行动变缓慢,心跳加速,额头与掌心都会出汗。而这些症状、这些身体反应,就是恐惧对你情绪的反馈。我们之所以不想冒险,是因为害怕未知。但事实上,我们不是害怕未知,是害怕失去已知。
第三阶段:恐惧让你加速失败;
恐惧为何会让我们加速失败?因为恐惧会让人朝着相反方向前进!
用狮子与猎物来解释:在追赶猎物之前,狮子一定先吼叫,因为狮子的怒吼可以发挥两种作用:让猎物吓得不敢动,好让狮子一口吃掉。或是让猎物害怕得往反方向逃,也就是朝着母狮子的嘴里跑去。这让人想起,我们在害怕的时候,常会做出一些愚蠢的举动。
第四阶段:第一个记忆:
过度想象让我们恐惧,而恐惧会让人动弹不得,或是往错误的方向加速前进,而这样的感觉会一直留在心里,形成我们的“第一个记忆”。之后如果遇到类似的状况,第一个记忆就会让我们踩刹车或加速失败。这就是所谓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五、如何与恐惧相处?
1、认知产生恐惧,所以改变认知就能改变恐惧。多去了解恐惧本身,再去探寻引起恐惧的外在事物,不再循惯性望风而逃;
2、允许恐惧存在。当我们把恐惧看作是不好的东西,急于除之而后快,更容易协助其在心底生根。所以,接纳它,时时打开心底的黑暗角落,看看你为何而惧,为何而勇,学会与恐惧和平相处,恐惧就会不那么爱钻牛角尖伤害自己了;
3、允许自己为人,不苛求十全十美,允许自己失误,适当宽容;
4、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1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心;
5、想象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并且决定如果它发生了,你会怎么应对,多次进行内心演练,提前建立正向的大脑回路,引导正确行为的发生;
6、寻找隐藏于事实的真相,谎言助长恐惧。
7、放慢呼吸节奏法,第一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对呼吸的感觉上,不要力图去控制呼吸节奏。第二步,把一只手置于肚子上,每次吸气时轻轻地扩张腹部肌肉。同时,呼吸时尽量减少肩、胸的运动。第三步,吸气时,控制自己数到十时再呼气,但不要吸气过深。最后一步,吸气,并慢慢数到三,再呼气,并慢慢数到三,注意不要深呼吸。保持这样呼吸频率至少一分钟。
8、数数法:有人发现,如果注意力集中于数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便能从并不剧烈的恐慌中解脱出来。你可以数马路上通过的汽车数或是建筑物的层数,从而帮助自己摆脱恐慌。
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把某一件事情想得特别艰巨,不敢去做,在脑海里无限发酵,现实中无限延迟,这件事情几乎成为了最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当你终于战胜恐惧去做时发现,不过如此而已,真正可能的只是恐惧本身,而不是引起我们恐惧的外在事物。
虽然生命的终点皆是尘归尘土归土,有的人畏手畏脚几十年如一日重复着,有的人恣意挥洒倾力一搏于短暂释放出无限的能量来。你希望自己是哪一种活法呢?你现在是属于哪一种活法呢?
掀开恐惧的面纱,恐惧并非如你所想的那样,恐惧就要大声说出来。
当你信任恐惧,愿意与之握手言欢,你总会得到想要的勇气。
思虑数年,不如前行一步,拍拍心底的恐惧,说出你的方向,与恐惧携手前行,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独特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