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在朋友圈里看到一篇同学转发的图文推送,内容是一家书店的清仓告示。店主在这则标题为“别了梦想”的告示中写道:“因对纸质书的热爱和执着,我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但终无力抵抗时代的变迁……”书店面临倒闭,为了不浪费一仓库滞留的好书,他把它们放在网上,以两三折的价格处理。几十块钱一本的书打到这样低的折扣,我自认为寻到了宝贝,就马上联系了店主。意外地,他热情得很,一口一个“老师”地称呼我,并不住地道谢。我被叫得不好意思了,抱歉地打断他说,我只是学生,不是老师。他有些腼腆地笑道,习惯尊称读书人为老师了。
读书人?这个名词一钻入耳朵,竟让我蒙羞。我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我有多少时间是花在读书上?这些问题不用细究,就知道自己根本担不起“读书人”这个称谓。
在没有大幅度接触电子产品之前,我是热爱读书的。高考以后我开始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至今不过两年多一些。电子产品侵蚀人的威力我领会了——读书时间明显大大缩短。即使读了,也有一半是电子书。我记得自己发过一条吐槽电子书的朋友圈,我说读了一本电子书,那感觉和玩了一下午手机相比,没什么区别。当然,这只是我的主观感受。我只想说,很多人依赖纸质书,并非没有缘故。我个人的习惯是读书带铅笔,左手翻页,右手划线,并不一定划出多么美多么富有哲理的句子,自己喜欢就好。纸质书能给人真实感。对于像我这样偏爱纸质书的人而言,它的墨香味儿是好闻的,印刷字是可爱的,就连翻页时带起的沙沙声,都是好听的。
当然,你可以说我矫情。毕竟电子书和纸质书相比,内容没有差别,使用却更为便捷。否则,实体书店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倒闭了,我这退休以后开书店的梦想也不会跟着倒闭了。我学校门口有一家晓风书屋,是福州倍儿响的旧招牌。万分庆幸在它卷帘门永远拉上之前,我考入了这所大学,体验了一把它作为一处读书净地最后的风情万种。它的第一家店营业于1987年——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那会子学生把脚踏车一踩,再捧本散文诗,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的浪漫。然而现在,2016年,脚踏车可以扔了,散文诗也只有躺在角落里积灰的份儿了。
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啊,我不想批判,也无权批判。否则一定会有人跳出来打我脸说:“你做好自己就好了,瞎嚷嚷啥?”反正我嚷或不嚷,都无力改变这时代的大流。这个追名逐利弱肉强食的社会,由不得你风花雪月吟诗作对。书中没有黄金屋,书中也没有颜如玉,读书是个漫长而枯燥的过程,有这闲工夫,为什么不去刷刷题、考考证、炒炒股、做做家务?
所以成功学、励志类的书总能大卖,人们长了一颗恨不得付出了马上就能有回报的心。谁又在乎读书人的情怀呢?现在就连“情怀”这个词,都被抹黑了玩烂了。“女人必读的十本书”、“成功人士必看的十本书”,网络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书单,单看标题,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功利气息。也并非说它们所列的书不好,若能细细读下来,自然都是好的。然而大多数人的现状是,将它们随手扔进收藏夹里,想着“我以后再看”,就万事大吉了。这所谓“以后”,当然是遥遥无期的。
人们喜欢商业强人,追随网络红人,崇拜科学巨人,却将读书人打入冷宫。中国的诗刊界已经不兴了,一些经典的文学刊物也全靠老一辈在撑。当然,读书不能保你荣华富贵,助你驰骋官场,也不能替你找到老婆,你大可以说它无用。但对于我而言,“读书人”这个称谓,不管在别人眼里多么廉价,在我心里始终无比高贵。我永远只会惭愧于自己配不上“读书人”,而不会羞耻于自己是一名“读书人”。
在做过的志愿者工作里,我偏爱做图书馆义工。这工作清冷寂寞,却也简单,打点一屋子不会说话的书籍而已。自己虽不能在学生时代读完这屋子里所有的书,却能将它们摸过一遍,也算是种喜悦了。我喜欢读书,想要不停地写字。喜欢读就好好读,愿意写就好好写,曾经的我像许许多多读书人一样,多么羡慕自己拥有这世上最便宜的爱好,只要一支笔一张纸,我所有的故事和思想就都在上面了。可是当我渐渐长大,突然明白读书不容易,写字不容易。专心致志本身就无比困难——更何况在这读书廉价的时代。随便走进一家开得红火的概念书店,点杯咖啡拿本书,调好角度拍个照,PS后发条朋友圈配文:“难得一下午的读书时光”,就当自己真的读进去了么?
忘记哪位名人说过,你读过的书不会马上转变为回报,它的积累是潜移默化的。也许十几二十年后的某一天,你遇到一个人生的瓶颈口,左右困难时,你曾经读过的某一本书里的某个句子,就会发挥作用。原句我实在记不清了,大意是如此的。有些事情真的,“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所以千说万说,读书这个人们口中廉价的爱好,也还是要坚持的。
������jTW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