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着茶香,再次打开李博士的《教育与永恒》来读,可是仍然不是很懂,虽然不懂也不影响我喜欢作者的一句句灵魂拷问和内心的独白。天青色等烟雨而她在等我。
接下来我带着你一起来领略这本书的精彩。从诗一样序言开始。
这一年,不会萧索而过,
它让一月开花,五月结果。
六月的绽出,让一个世界显现,
呼吸日渐纯粹,注入摇荡的灵魂,在有回声的地方,闪着微暗的火。
我还能看见你,
对节气敏感的眼睛,
把你卷入精神的万流。
没有谁比我更像你往世的容颜,
生动的宁静,宽恕的眼泪,
擦去了蒙住时间的灰尘。
……
(以上是作者的开篇小诗的部分内容)
似乎这首诗就是为这个而春天而作,读着她内心是那么的平静,读着她,看着窗外盛开的海棠,眼前浮现的是学生们一张张笑脸,有你们这个春天不会萧索,因为你们就是春天。
闻着书香,打开第一章《追问教育》,从李博士的灵魂拷问开始。“我的灵魂,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我的精神生活,是否配得上从事教育研究?”这个震撼心灵的问题,让我陷入了回忆。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从刚开始的初出茅庐一腔热血的追求成绩,到追问自己:我想给我的学生带来什么?慢慢的我发现我只有面对学生的事情时才能精神振奋,也只有面对学生的问题我才想去思考,我觉得我配的上教育二字,但是我的精神生活配不上从事教育研究!
李博士对教育的理解更是引起我的共鸣,李博士说:
好教育,注定是一个深入浅出的过程。
但往往糟糕的是:教育者还没有“深入”就开始“浅出了”。
教育的“内芯”是真实具体微观的教育教学过程,它的实质是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如何在教育活动中持续成长的过程。
最懂教育的人,是能深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打江山的人”,也是能“点染江山的人”。
以上是作者第一章追问教育中的原句,读者这些句子,而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真懂教育的人。而我也边读边问自己: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的有没有做到深入浅出?我的学生有没有得到持续的发展?我对学生的教育是宽大温暖的的教育吗?是高远如天空的教育吗?是温润如玉的教育吗?我想说:尽管我还没有做到这些,但是我正在向这条路上走着。
带着欣喜,带着疑惑,带着好奇,打开第二篇章《人生中的教育》。作为教育者,我喜欢作者所说的:“我的教育,就是我的人生.........” 追求并践行李博士所说的:“活泼泼的生命,需要活泼泼的教育。”在我们学校流行一句话:不跑不跳,不是学校。在我们每个老师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每个学生的花期不同,我们这些教育者静待花开。和李博士有同感,我们也反对“教到窒息”“育到无声”。所以在我们的学校才会出现“刘一墨线 ”“孙云鹤礼”等,相信在艾瑞德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彩色的,他们更会去爱,因为他们是在爱的怀抱中长大的。
李博士说:“爱与教育”存在这样的关联:当一切课程,教学方法技术和手段都备齐了,用尽了,余下的时光就交给爱吧。有信,有望,有爱,才是真正的人生,也才是真正的教育。我想这不光是诗一样的语言,这是 更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如今物质条件的丰富,任何一所学校的技术条件都很齐全,但是唯独缺少“爱”,不是所有的教育中都有爱,特别是一些中学,学校为了升学率,老师的眼中只有分数,没有了学生,可以说不顾一切要成绩,这就脱离了教育的本质。可是在艾瑞德这片土地上,爱是教育的底色。写到这里想到作者所说的:教育是对人生的摆渡,人人都是摆渡者。我想我们在摆渡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摆渡着,我们在用爱滋润着孩子的同时,同时他们也滋润着我们的人生。
如果要借用作者的话结尾,我想我会用这两句:美好的人生,需要朝向自我的教育,美好的世界,需要面向他人的教育。我们的生命因教育而厚重,我们的生命也因教育而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