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年龄渐长,亦或是久居都市的缘故,对“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越来越向往了。近日,突然兴起,带孩子散步至郊野农家,正值黄昏,农户准备晚餐,偶然遇见多年未见的炊烟。一时,竟呆在了原地,整个人仿佛生了根,定住了,不知是这炊烟萦绕勾走了我的魂,还是它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从未改变。
炊烟刚来的时候,一大股浓浓的青烟,从低矮的灰黑色屋顶上,猛地向上窜,急切的样子,是母亲声声唤着迷路归家的孩子;只是这种急切是短暂的,片刻后,青烟就悠闲起来,慢慢地、慢慢地随风飘升、扩散,穿过大片浓翠的树叶,最后跟随天边澄明的云一起自在飘向了远方。
只是不知道,炊烟飘向的远方会是哪里?是洞庭湖畔的小村子吗?那里也是炊烟升起的地方呀。
1
早上四点,月仍在天空,但是在远远的田野上方。早起的晨曦已经醒来,它们穿过还在沉睡的半透明的云朵,悄悄溜了下来。顿时,整个村子有了些朦胧的光亮,像是半睡半醒样子。晨曦轻轻挠了挠酣睡在树枝的小鸟,小鸟先是低哑的叫了声,翻了个身,然后抬起小脑袋扑扇几下翅膀,飞到树梢,挺起胸膛精神抖擞地“啾啾、啾啾”唱了起来。
一家里,爷爷奶奶最先听到小鸟的歌声,穿衣洗漱后,便来到灶前,烧水做饭,开始一天的忙碌。爷爷家的灶和村里的其他人家一样,砖头和水泥砌成,四四方方的灶肚子上安放着一口大铁锅,灶肚子里空空的,通过一根直直的烟囱与外面的天空连接。烟囱被烟熏成了墨黑色,结满了黑黑的烟灰,那是烟囱记载的年年岁岁的人间烟火。灶的后方是码柴火的围栏,两面靠墙,围栏口的中间很低,里面整整齐齐地堆码着柴火——最里面的是大树根劈成的木柴,中间一根根码着棉花树杆,外侧放着用小捆小捆的干枯稻草。在灶和柴火围栏的中间,摆放着条小矮凳,木头做的,凳面已磨得光溜溜的。
爷爷坐在小矮凳上,随手从身后的柴堆里抓起几根细细的棉花杆,两只大手分别握住杆子的根部和尖梢,中间则靠在膝盖上,再将膝盖轻轻一抬起,棉花杆就从中间折成两段,长度刚刚好放进灶肚子里。爷爷划了根火柴,点燃一捆干稻草,放到柴火下面,几声“噼里啪啦”声里,棉花杆燃烧起来了,迅速窜起的火苗照在爷爷精瘦的脸上,显得格外精神。伴随着火苗往上窜起的,还有一缕青烟,它穿过黑黑的烟囱筒,急匆匆的样子,像是要赶着去叫醒还在沉睡的云。村庄的天空,就在青烟的呼唤中,逐渐清明起来。
房梁上居住的燕子一家,不知是听到了柴火燃烧的声音,还是闻到了青烟里棉花杆的幽香,也都醒来了,一个个探出头来,一剪翅,飞了出去。于是,屋顶上升起袅袅青烟,屋前屋后燕子穿梭细语,屋内人起床忙碌,整个村子都醒来了,连路旁的柳树芽都醒了,站在枝条上雀跃欲歌。
要是遇上了下雨,又是农历三月初三,爷爷奶奶起床后,爷爷穿上雨鞋带着斗笠,挎起竹篮,竹篮放上镰刀,出门了,奶奶则独自一人在灶前烧水做饭。天微微亮,爷爷走在田野的小路上,躬着身采着一种叫“地菜”的野菜。传说在三月三的这天,吃了地菜煮鸡蛋,一年都会顺顺利利,村民干农活时更是不会被蛇咬,这是村子里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地菜装满了竹篮,在雨中冒出的地菜带着雨滴,竹篮往下滴着水,爷爷挎着竹篮,衣服也被浸湿了。爷爷准备回家了,家里屋顶上青烟正升起,穿过雨滴,像是要去迎接它多年的老朋友。看着青烟有劲地升起,爷爷知道锅里的水还没有烧开,奶奶应该是又往灶里加了把棉花杆。快到家屋前,烟囱已经停止了出烟,爷爷心里有数,奶奶把积攒了一个多月的鸡蛋清洗干净,锅里已经重新盛水,灶下的火还没有全灭,只等待爷爷的地菜放入锅里,就可以添一把柴火了。
三月三这天,家家户户煮地菜鸡蛋,灶下柴火吱吱地燃烧,锅里地菜和鸡蛋在开水中彼此渗透,胶着成小村独有的清香,融合进青烟里,顺着烟囱飘散,弥漫着被春雨浸染的小村。一年三月三,大雨磅礴,密不透指,我和妹妹被困学校,想着中午不能回家吃饭,定是得饿肚子了。我坐在教室,望着窗外,等待着雨停,焦急之中一个熟悉的身影印入眼帘——爷爷穿着灰色雨衣,带着尖尖的斗笠,怀里抱着一个包裹,正穿过大雨而来。爷爷怀里抱着的是一个大瓷杯,瓷杯里装的正是地菜汤和八个鸡蛋,瓷杯外面用好几层塑料袋包得严严实实。最外层的塑料袋、爷爷抱着杯子的手、瘦削的脸密密麻麻满是水珠。
至今依稀记得,当看到爷爷出现在风雨中时,内心仿佛春风拂面般柔软,却又有股力量如种子萌发势不可挡。爷爷的爱,那么深沉,那么坚定,穿透风雨的阻隔,一如柔弱缓缓升起的炊烟,能穿破大雨的封锁,传递到小村的每一个角落,世世代代融进小村人的心里。
2
小村人热爱炊烟,它婀娜地升起,带来了平淡的人间美味,还有劳作一天后全家团聚的清淡欢愉。
盛夏的黄昏,太阳斜斜地落到村尾的树梢上,一天的炎热终于要退场了。女人们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满是泥巴的手端起水壶,畅快地喝了几口茶水,再跟自己的男人交代几句,便拿起农具,回家忙活一家人的晚饭。田埂上,女人们扛着锄头挎着篮子,走得很轻快,古铜色的脸上绽开了幸福的笑容,定是心里盘算好了一会要给自己的男人和孩子做好吃的。太阳斜斜地洒在这片土地,女人们的背影渐渐模糊,男人们光着膀子,裸露着黝黑的肩膀和脊背,连草帽也干脆脱掉,热火朝天地挑水、浇水、施肥。
爷爷肩挑着两大桶水,准备给棉花树浇水,直直的扁担,就和爷爷的脊梁一样,成了一道弧线。弯弯的脊梁在斜阳里,却格外有种坚强不屈的力量。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渗出,沿着坚毅的脸盘往下流,爷爷直起身子,抓起肩上的毛巾擦了擦汗,远远看到家的屋顶上飘起阵阵炊烟——想是老太婆已经生火做饭了。
落日余晖下,一根炊烟从暗红色的屋顶升起,接着第二根,第三根.....浓浓的笔直的烟柱,渐渐飘散开来,变成了淡淡的透明的薄纱,与其他炊烟彼此缠绕交织,轻柔覆盖在小村上空。彩霞穿过薄纱照着小村,红蜻蜓飞来飞去,偶有几只停落在溪边草叶上,逗得溪边戏水的光屁股孩童竞相去抓,不时传来爽朗欢笑。温热的晚风吹来,薄薄的炊烟捎着女人们的爱、蜻蜓的艳红、孩子们的笑声,还有溪水的轻语,飘到了还在地里劳作的男人们身边。
当炊烟没有升起了,笼罩着小村的薄纱渐渐散去,男人们收拾木桶、水瓢,准备收工回家了。孩子们站在田埂上大声喊着“回家吃饭啰”——孩子们对炊烟也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家里炊烟没有升起时,玩耍的孩童便会飞一般奔到自己家田地附近,使出最大力气呼唤着亲人回家吃饭。晨起飞出的燕子,不知也是看到了炊烟散去该归巢了,还是听到了孩子们的喊声,一只只也快速飞回家了。
在小村最后一丝青烟飘到彩霞里时,全村的男人也都已回到了家。女人和孩子已将桌子摆到了屋前的院子里,酒菜和饭都也已摆放妥当,小孩盯着一桌的美味,馋得很,偷偷用手指沾上点油汁,舔一舔。猫和狗就更是馋得难受,只好围着桌子转圈圈,或者直接趴在桌子底下等着。
男人们洗了澡,换上干净衣服,像要参加节日聚会。爷爷更是讲究,把头发梳得顺顺光光的,是当时时髦的三七分,衬衣的扣子扣得一丝不苟,连袖口的扣子也扣得紧紧的,换上奶奶给新做的青色棉布裤子,脚上穿着军绿色色胶布鞋,顿时,跟进城开会的村干部一样精神。饭桌上,我坐在爷爷奶奶的中间,看着爷爷认真的装扮,实在没忍住,凑到奶奶身边打趣“奶奶,爷爷这是要去相亲的打扮啊!”桌上的人都听见了,哈哈大笑,爷爷更是笑得嘴巴都合不拢,只是还有点不好意思了,故意将筷子倒过来,假装要敲打我的脑袋。我大叫“别啊,爷爷”,然后端着饭碗,一溜烟地跑到邻居家的饭桌上去了。
夏天的黄昏,炊烟如同村里的小溪,溪水细细地流着,炊烟慢慢地摇曳,直到天空挂出了银色的月亮。月亮下,孩子们吃完饭跑到溪里撒欢,大黄狗也已吃饱,跟在小主人身后,院子里的桌子旁,男人紧挨着自己的女人坐下,女人斟的酒,做的饭菜,还有细细碎碎的念叨,都是男人最享受的欢愉。
3
不过,炊烟也会在晚饭之后,重新升起,那是在南瓜成熟的季节。孩子们匆匆吃完晚饭,也不出去野了,等着家里的灶火再次点燃之后,锅里飘出南瓜饼的焦香。
南瓜饼用小村人自己种的糯米和南瓜做成,糯米的软糯和南瓜的甘甜糅合在一起,煎得两面焦黄,这是在小村秋天才会有的非凡的美味。对于孩子来说,南瓜饼比地菜煮鸡蛋稍胜一筹,地菜有点淡淡的苦,而南瓜是纯然甘甜的,它的果肉满是阳光的芬芳和秋雨的清甜。
在南瓜个头还只有碗口大小的时候,奶奶便会做糯米粉。晚饭后,奶奶从米仓里掏出糯米,装进一个大大的盆中,放入清水,开始了做南瓜饼的第一道工序。糯米泡了整整一个晚上后,早上奶奶拿起一两颗,手指轻轻捏一捏,就从糯米捏在手指的感觉,能准确判断糯米是否泡好。泡好后的糯米要水磨成浆。那时候小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石磨,两块厚重的圆石头,中间一个鸡蛋大小的洞。奶奶将泡好的糯米放入洞中,淋上勺水,推动石磨上的木柄,雪白的糯米浆汁就从下方的槽中慢慢流了出来。奶奶一勺一勺地添加着糯米,一圈一圈地转动着木柄,浆汁就一滴滴流入盆中。
我对重复转圈磨糯米浆的兴趣只维持了几分钟,很快就跑了出去。回来时,奶奶已经将糯米浆套进一个大棉袋子里,用绳子系紧,吊挂在屋檐下面。被吊起来的棉袋里,装了满满一袋子糯米浆,那么饱满,那么多汁,圆鼓鼓地往下滴着水,像极了女人丰满的乳房。棉袋要一直挂在屋檐下,有时候是几天的时间,直到里面的水全部滴干,糯米浆变成糯米粉团。奶奶再把糯米粉团放在竹篾大筛子里,晒干、揉碎,最后就成了极其雪白细腻的糯米粉。
制作好的糯米粉被收藏在专属的瓷罐里,它下一次出场,得等到南瓜长大变得金黄。
盼望着,盼望着,南瓜长大了,而且一个个金黄灿烂了!看着南瓜一个个被爷爷收回来,搬入谷仓,我异常兴奋,今晚肯定要做南瓜饼了。吃过晚饭,我站在厨房门口,等着家里的炊烟再次升起。
奶奶先把南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块,放到大锅的蒸笼上。爷爷则坐在那条磨得发光的小板凳上,听候奶奶发起生火的指令,做南瓜饼要蒸南瓜、煎饼、闷饼,每一道工序都对火候非常讲究。于是,生火、添柴、少柴、大火、小火就有了独特的节奏,就像弹奏一曲南瓜饼的丰收之歌。
开始蒸南瓜了,要大火将水烧开,所以火得非常旺,爷爷往灶里不断添柴,大铁锅里冒出汩汩热气,南瓜的甜香随着热气溢出,引得我不禁咽了口水。奶奶说“先去外面玩吧,现在还是才蒸南瓜,等饼好了,再叫你。”
我极不情愿地退到院子里,抬头数着星星。看见瓦片上飘起青烟,然后极慢极慢地,一丝一丝地融进了深蓝色的夜幕里。夜,在炊烟地飘散下,变得愈发的蓝,愈发的静了,静到灶房里柴火燃烧的声音都清晰可听。“老头子,南瓜蒸熟了,不要烧火了,我得和糯米粉了。”青烟是一个节奏感极强的舞者,奶奶的声音刚落,它就渐渐小了,淡了,消退了。夜幕里,剩下月亮和星星直直地盯着烟囱口,静静地等待,它们就像是青烟最忠实的观众,心潮澎湃地期待下一乐章奏响时,炊烟再翩翩而来。
终于,来了,升起来了,大股青烟从烟囱口喷涌而出,看得月亮和星星心花怒放。“老头子,添柴烧大火,要煎饼了,锅要烧红。”是奶奶的声音,不得不说她是最出色的指挥家。夜幕大舞台上,炊烟踏着柴火噼噼啪啪奏出的节律,忘我地舞着。时而,它猛烈升起,是一个饱含激情的战士;时而,它自在地飘散,是天边一抹飘过的白云;偶尔,它会驻足停留,像一个留恋人间地仙子。
灶房里南瓜饼仿佛也看到了青烟的舞蹈,在铁锅上吱吱地称赞,焦香应该是它们的心,竟情不自禁地跟随着青烟一起在夜幕里飘升,飘进松树下孩子的鼻子里,飘进月亮和星星的心里。
“老头子,南瓜饼煎好了,要小火闷一会儿,不要添柴了,灶里这点柴就好了。”在奶奶的指挥下,炊烟又慢慢地淡了,淡了,似舞者飘逸的长袖,轻轻拂过观众,然后,淡出,淡出,当最后一点色彩也退出了舞台,只剩锦袖上的清香缥缈萦绕。
一声“吃南瓜饼啰!”呼唤,我回过神来,一个箭步冲进厨房,奶奶正好揭开锅盖,看见我过来,说“闻到香味了吧,来,趁热吃吧!”接过奶奶递过来的南瓜饼,刚出锅的,烫手得很,我一边吹气,一边两手倒换来倒换去。南瓜饼有着南瓜的厚重,拿在手里很是扎实,更特别的是,它还很有层次感——壳被煎得焦黄,酥脆酥脆的,大火烘烤出了南瓜的精华,糯米粉把精华凝结,然后铁锅将精华锁住在焦黄之中;壳里是南瓜糯米粉混合的馅,在大火煎烤和小火水闷后,南瓜和糯米粉粒粒交融,完美结合,绵软至极。吃到的人定会惊叹,南瓜和糯米真是珠联璧合的一对,能够将小村秋天的味道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如今,我也已为人母,常给孩子做南瓜饼,但总是没有儿时奶奶做的味道。每做一次,也就多了一分疑惑,还有无限惆怅。直至看到再次飘起的炊烟,才有所醒悟——奶奶的南瓜饼,层次分明,甘甜醇香,定是柴火把它歌声的节奏唱进了饼里,炊烟把它舞姿的节律跳进了饼里,还有奶奶把深沉的爱和朴实的智慧融进了饼里。
4
吃过了南瓜饼,再过阵子,就是年关了,小村也将迎来它最宁静的时节。呢喃低语的燕子早已飞走,红蜻蜓产完卵生命便圆满结束了,吵闹的青蛙此时睡得正酣,连夏天日夜流淌的小溪,也被封冻沉睡。雪花悄然飘落,一切都被覆盖在了厚厚的积雪中,白茫茫的小村,偶有几只贪吃的麻雀跳来跳去,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脚印。村民们的农事也已结束,在瑞雪中悠闲地等待春天,在悠闲地等待中准备着过年美味。
于是,炊烟就在村民们忙碌制备年货中,活跃起来了。冬天的炊烟,从黎明一直舞动到黄昏,从雪花飘落一直摇曳到冰雪融化;从厨房的灶肚子里升起,也从屋檐下的篝火上飘散;从大人手里折断的棉花杆里生出,也从孩子拾起的干树根里冒起。
灶房里,奶奶和姑姑们在烧火蒸糯米,屋顶上青烟飘升,它慢慢穿梭在漫天大雪中,问候每一片遇见的雪花,带去村民们对于白雪的热情和喜爱;一会,雪停了,炊烟依旧升起,它飘升在冰雪覆盖的世界,温暖着每一个见到它的人。
爷爷和几个男人将刚蒸好的糯米放入石舀中,这是一种用石磨样石头做成的凹槽,槽壁厚实,就像村里男人的肩膀。男人们抡起重重的木槌,轮流击打糯米,空气中飘荡着糯米的热气、男人们呼出的热气还有头上冒起的热气。粒粒分明的糯米,就在这腾腾升起的热气中,变成了绵软柔韧的米团。米团被放置在桌上冷却变硬,用刀切割成一厘米厚度的方块,过年必备的年货——糍粑就制作好了。
在男人们打糍粑时,屋檐下的另一头,孩子们围成一圈,一个废旧的瓷脸盆,上面架起几根粗树根劈成的柴,然后从灶里拿来一根燃烧的棉花杆,放入木柴下方,熊熊篝火生起来了。红色的火焰从木头缝隙里窜出,像被魔法封印在里面的精灵,当木头被燃烧时,“哧”一声飞了出来。它们重获自由的心是那样狂喜,以至飞出的瞬间,带出木头削,在火焰之上“嘭”、“嘭”炸成点点星火。这火焰精灵,野性十足,张牙舞爪,朝四周“吱吱”地喷吐火舌。火舌之外,青烟萦绕、盘旋,蔓延在屋檐上方,飘向漫漫雪地。这些青烟弥漫、飘升,有时会借着风力,包裹着一个围观的人,直到那人眼泪汪汪,逃跑求饶,它幸灾乐祸一番后,再飘升到屋顶,跟炊烟吹嘘起自己刚才的恶作剧,听得炊烟捧腹大笑。
孩子们烧起篝火,取暖只是借口,小村人有句俗话“小孩子就像炭火,丢在水里‘吱’声响”,他们压根就不怕冷。生篝火生是为了取炭火,烘烤刚刚出炉的糍粑。待篝火慢慢变小了,最后一个火焰精灵飞出,饱满有生命力的木柴,就只剩下一具具黑黑的躯壳了,它们裂开出一条条粗粗的缝隙,就像土地被烈阳烘烤裂开一样。黑黑的躯壳里,是比火焰还要红的炭火,它们如同地心里的岩浆,透过粗粗的裂缝,向人们宣示着它的炽热。
孩子们取来刚切好的糍粑,雪白雪白的糍粑,白得就像院子里的雪一样,外表很是细腻,就像屋檐上结的冰冻子那样滑溜。如果不是亲眼见证大人们制作,很难想象它们是由一粒粒的糯米做成的。瓷盆上架上火钳,最简单实用的烧烤架就搭建完成了。糍粑被放置在火钳上,通常,一个火钳上可以横着放置三块甚至四块糍粑,竖着就只能放置两块了。
炭火烤糍粑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和做南瓜饼一样,非得技术熟练的师傅才能烤出最好吃的糍粑。不过,它又与做南瓜饼不一样,技术最高超的烤糍粑师傅是孩子,而不是大人。孩子们先把糍粑横放在火钳上,炭火的高温一点一点软化着硬硬的糍粑,糍粑两端慢慢地变软、变软、低下、低下。这是糍粑在告诉孩子们,它需要翻身了。
翻过来的糍粑,就可以竖着放置了,这时,火钳与瓷盆的角度需要重新调节,以确保炭火传送的热量恰到好处,而且糍粑不至于滑落。被放置妥当的糍粑,静静地躺在火钳上,享受着炭火的温暖,它定是非常非常舒适,整个身体一点一点地膨胀、鼓起,像是气球正在充气,或者被夸赞得飘飘欲仙。随着“嘭”的一声低哑响声,糍粑的肚子绽开了,烤得微黄的表壳裂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然后是“哧”的一声,一缕白烟从缝隙里溜出,飘升,引起围观孩子“啧啧”称赞,炭火烤糍粑达到了最高境界。
烤好的糍粑从火钳上拿下来,裂开的肚子依旧鼓胀得老高,里面应是藏满了最好吃的美味,这是糍粑最美丽诱人的时刻。白色的热气捎带着糍粑的香糯,诱惑着贪吃的孩子,孩子们总是等不及往膨起的糍粑肚子里塞白糖或者酱豆,就猛地咬上一口,舌头和牙齿就在糍粑绵软滑腻的缠黏下,享受着只有冬天才会有的美味。
5
我静静地站着,看着一缕一缕青烟,升起,再升起,飘散在暮色渐浓的天空,不禁痴了。
多想能伸手捧起一丝,闻一闻,是否含着地菜煮鸡蛋、南瓜饼和糍粑的香味;多想能靠得更近点,听听它们飘散的声音,是否有爷爷折断棉花杆的声音、村前小溪潺潺轻语,还有清晨小鸟叫醒整个村子的歌声;多想能飞进它们怀里,感受它穿过指尖的温暖,是否也像小村冬天炊烟,温暖着每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