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听课,本想周五晚好好和元宝聊天,因为周末两天都不在家。
睡前给元宝讲故事,最后一页选出两个一样的小丑,元宝一眼选错了:"元宝,你看看小丑的帽子!"
就这么一句,元宝不干了:"怎么就那样,怎么就那样……"进入复读机循环模式,伴随着声嘶力竭的哭声。
因为我指出错误,还是因为白天的情绪找个时间爆发,我不得而知,尝试去倾听:"嗯,妈妈指出来,元宝不开心了。"
无效。
"元宝下午分享的时候没有吃到糖,不开心了。"
无效。
尝试情绪定义:"没有选对,感觉很挫败,这种感觉就是挫败。"
无效。
"嗯,妈妈陪着宝宝,想哭我们哭一会。"
持续时间20几分钟,全程自己真的没什么情绪,一直陪伴,拉着元宝的手。
尝试用共鸣的方式,和元宝一起喊。
无效。
哭声停止,元宝一下子坐起来:"我要下去。"
"下去哪里?"
"我要去找爸爸。"
元宝下床开门,扑到爸爸怀里:"爸爸,我不要和妈妈睡了。"
一顿暴击,这是什么跟什么,到爸爸哪里去寻找安慰。
重新上床,强调:"我不跟妈妈睡了。"
此时的我若说没有情绪就是假话了,对于元宝状态我都是接纳的态度,但是当面对被拒绝的时候,我有投射,我有内在的伤口出来,这是我的功课,也是以后成长中我会常常遇到的课题。
最近还常有很深的挫败感,高敏感度的孩子怎么养?接纳的态度是对的,那还有什么……
有些伤心有些挫败有些难过,倾听他人的同时先倾听我自己,这时的我就是内心感觉孤独,感觉委屈。
常讲看见孩子,其实我们自己常常不被看见,我也不曾有被看见的经历。未曾被温柔对待,学习温柔对待孩子,是自己最大的功课,也从看见自己开始。
又失眠,又早起,又是听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