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人人都希望获得的一种优良情绪品质。
就像公路、铁路、通讯网路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建设一样,自信是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建设。
没有基础建设,国家会落后贫穷,没有自信的心理基础建设,个人的发展会受阻滞后。
每个不自信的人都曾在建立自信的路途上付出不同的努力,而结果却各有不同。
自信有三重不同的境界。
第一重,懂得鼓励自己,给自己积极暗示,能够调动过去正面经验中的自我肯定力量。
这是刚开始的爬坡阶段,有爬升的斗志,能不断给自己积极暗示,凭着一股冲劲向上。
这个阶段容易遇到的问题是,碰到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会容易掉下来。
比如工作受挫,被领导严厉批评,或者被生活的烦心事搅乱。这时候怀疑情绪会开始蔓延,觉得自己不行,给自己再多鼓励好像都没什么用,情况还是没有变好。
在这里很容易出现放弃,又掉回那个颓丧否定的自己。
解决办法是:
保持和失望、怀疑的情绪同在,继续从情绪中去获得信息,了解自己未发现的内在需求,越过这一关。
第二重,有足够的智力支撑,脑力开发程度高,能够相对自如地应对人和事。
“有足够的智力支撑,脑力开发程度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会思考。由于认知错觉效应--熟悉的东西会产生知晓感,因而无法被注意和理解--所以用了一个绕口的说法。
在这个阶段,脑力被充分开发,面对人和事,大脑能够快速反应。在良性的大脑运作中,事件中的隐藏信息被充分洞察,因此能够有效解决,自信程度也就更高。
这个阶段容易遇到的问题是,不断体验到解决大小问题的快感之后,会容易有炫耀心理,有持续获得被肯定快感的愿望,这个愿望带来的结果是,容易受外界反馈影响,出现怀疑、失落情绪。
比如,你觉得自己好像挺牛逼的,啥都比别人行,因此自得了,开始用一些惯性模式去处事,典型就是愿意去教育别人,一边自得,却一边会遭遇打击。
原因是,你觉得你讲的东西是把牛逼的见解贡献出来教别人了,似乎在无私奉献,但实际你的需求是借此表现,以期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崇拜,一旦对方没有因为你的指教而出现即刻改变,或者多次沟通后也没有发生改变,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是不是别人没有把你的话当回事?...然后情绪蔓延上来,你陷入对自己怀疑和否定,甚至对他人生气、指责、失望。
解决办法是:
看见自己对于被他人肯定的渴望,用正确的方式去疏解这个渴望,不让它对你的行为产生负面干扰。如此你便能够做到,在与人沟通中有平等心,不再有凌驾他人的状态,不因为炫耀心而过度热情花费时间去指教他人,过后又得失不能平衡,而能够心怀诚恳地自然沟通。这样与他人之间的互动结果就会更好,你的自信水平也会平稳越级,升入更高的一层。
第三重,放松,舒服。
这是自信的最高境界。脱离了对反馈(被肯定)的过度需求,便可以无欲则刚,更加注重他人的感受,以及自己言行真正起到的作用。
在这一层会以结果为导向,而不再像在第二层中那样自嗨,和他人的相处也逐渐会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交往行事都会更加顺利轻松,全然的自信便出现了。
或者也可以说到这个阶段已经没有对于自信的需要了,因为你的行为推力不再是“我行,所以我去做”,而是,“事来啦,我们处理一下”。
总结一下,自信的三重境界其实是一个自我认知不断完善并趋于平衡的过程,同时也是对自身情绪觉察不断深入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