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朵玫瑰没有荆棘,乱世总是不缺耳语。
生而为人无罪,好好爱自己。
2021年11月28日摄影师鹿道森失联,这一天是他26岁的生日,12月1日其遗体被打捞上岸,他的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5岁。失联前,他将自己最喜欢的美学书捐给了杭州图书馆,把自己所有的行李打包收拾好寄回老家,把房租结清退了房,他尽力处理好一切,没有麻烦任何人。他是一个看起来很阳光的帅气大男孩,事实上却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美好的童年治愈一生,而他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他的一生太短暂,用那么多美好的镜头治愈了那么多人,却到死也没能够治愈自己。
壹 遗书
遗书中他这样写到:
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绽放。
嗨,我是鹿道森,这是最后一次这么介绍自己了。我应该怎么向你介绍我呢,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
伤害一个人很容易,治愈一个人却很难。只是因为小的时候看起来像女孩子,我在学校里就要被霸凌,语言暴力,被叫娘炮,被排挤,被欺负,让下跪,被威胁,请停止校园霸凌吧。
我自己照顾自己长大,没有一个愉快的童年,少年时期总是在各种亲戚之家借宿,后来家人回来了,却收获了更多的伤害。我的成长过程充满争吵,以爱之名禁锢,讽刺,封闭,伤害,总是要和别人家的孩子做对比,长大了要被催着成家立业,这就好像是人成长的流程一样,没人去在乎结婚生育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永远要被要求服从。
我也曾满眼星光的看着这个世界,如今双脚淤泥里。很抱歉,我的生命好像就是一直在逃离,没有爱,没有钱,没有生活的动力,没有未来。如果一个人不断的告诉你,贫穷、贫穷、贫穷,仿佛就是告诉你,永远也跳脱不出这个坑。记得初中的时候,满眼羡慕地看着别人手里五毛钱的雪糕;17岁的生日,因为没钱,连晚饭都没吃。25年里,也只有小时候在假期里挨着外婆时,才能感受到温暖。
压垮我的不是一根稻草,是无数的沙粒,我走一步都像背着大山。成长经历的伤口,毕业跃入人海的迷茫,因为长相引发的容貌焦虑,越来越远的梦想。大学毕业四年了,明明很努力,却什么也没做成,我在泥泞中,找不清楚方向,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么做。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走对了是幸运,走错了,就自己担着。我苦苦追求的艺术,现在看来都是一个笑话,那些日夜用心血浇灌的作品,多希望它能够长大,盛开。
这些年我一直在尝试自愈,但我那些经历,即使长大不用面对,却依然化为一个又一个的噩梦缠绕着我,被霸凌,被逼婚,逼事业,没有私人空间,真窒息啊。多么美好的世界啊,但我知道,你从来不属于我。
我的朋友,多谢你们,在那么多个深夜里的陪伴,多谢你们能够听我一遍又一遍地说着。当我在寒冷的海水里翻滚、颤抖,感谢你点燃了一点火星温暖我,我无以为报。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我也不想去怪别人。
当我们从一个婴儿出生与这个世界相识,我想也是带着满心的爱与温暖,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爱永远是最重要的。陌生人,请你一定要记住,你就是值得被爱的,也请你此刻,开始爱你的孩子吧。”
千字的遗书,一字一句是那么沉重,承载着这个25岁年轻人痛苦,压抑而短暂人生。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无助和绝望,读来不免难过万分。一个那么善良温柔,渴望爱的人,却被不幸福的童年,永远争吵又贫穷的家庭,饱受摧残的事业,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步步推着,绝望地独自走向大海。
贰 家庭
后续采访鹿道森姑姑时,姑姑说“家里没有给他任何的压力,是他自己可能想太多了。”这句话是多么的冷漠无情呀,这大概是很多父母对子女最大的误会。
不是只有明确的命令才算是对孩子的压力,父母是孩子眼里的权威,也是孩子最在意的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只给孩子定目标,不管孩子的困境;只给孩子提要求,却不管孩子的感受;只给孩子做人做事的标准,却从不理会他的情绪,这种家庭的存在无异于人间地狱,没有爱,只有压迫和束缚,无法喘息。
父母无止境的用家里没钱来恐吓和逼迫孩子,以为这是激励孩子,让他们知道要努力奋斗,要成才。孰不知,这种偏激的穷养教育会让孩子变得孤僻,自卑,胆怯,渐渐的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对家人产生极其强烈的负罪感。在无尽的压力和负罪感包裹中,他们往往选择结束生命来减轻那些不可言说的痛苦。
鹿道森在遗书中提到父母永远在争吵,父母说是因为他才没离婚,勉强维持着支离破碎的家庭。对于孩子而言,重要的不是父母小心维持着的名存实亡的看似完整的家庭,而是父母对孩子真切的爱。争吵不休的家庭,不会给孩子带来任何的安全感,只会让孩子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恐惧,进而抗拒婚姻。
而父母呢,永远不明白孩子的痛苦,只会逼迫孩子成家立业,如果不按照他们的期望按部就班,就是不正常,是异类,是不孝。父母之中,更有甚者,把自己婚姻的失败,归结在孩子身上,大言不惭的说出因为孩子才不能离婚,才过得不幸福,这样的话就像冰冷的利刃,一刀一刀扎在孩子心上,孩子能怎么办呢,他们只会自己默默舔舐伤口,并责怪自己太笨。
这个社会对父母太宽容,成为父母的条件太简单了,不用考试,不用培训,不用取得资格证书。但成为别人的父母,不仅仅是给予他们生命,生而不养,不配为人父母。希望选择成为父母的人,能够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尽量不要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果实在迫不得已,请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不要用绝对化的标准和要求去教育孩子,如果你的孩子犯错了,不要只顾责备他,也不是一再告诉他对错的标准,应该问问他到底是为什么,关心一下他的感受。不要使用匮乏教育的方式,不要威胁恐吓孩子。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和谐有爱的完整家庭,就不要维持貌合神离的婚姻,不如各自安好,给孩子足够的父爱和母爱。
叁 霸凌
鹿道森遗书的第一句写道:“无需为他立碑,只愿玫瑰年年为他绽放。”这句话源自于歌曲《玫瑰少年》,歌词里写道:“乱世总是最不缺耳语,哪种美丽会换来妒忌,你并没有罪,有罪的是这个世界。生而为人无罪,你不需要道歉。”
这首歌讲述了因举止女性化而遭到校园霸凌致死的台湾男生叶永志的故事。他仅仅因为外形秀气,举止温柔,就被侮辱,谩骂,霸凌。他从来不敢在下课时间去上厕所,因为只有要一关上门,就会有一大群男生冲上来脱他的裤子,检查他是不是女生,并大骂他“娘娘腔”。长期的霸凌导致这个15岁男孩儿绝望地在厕所割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少不更事的我们,心智是不成熟的,情绪波动很大,对于很多事情的处理总是采取比较极端的方式,不考虑后果。我们分不清是非对错,过得浑浑噩噩,霸凌别人不自知,或者被人霸凌不敢讲。我们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学会爱自己也要学会爱别人。
生而为人,我们要学会爱人,不能伤害他人。因为或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恶都可能给别人带来一生的黑暗和阴影。
生而为人,我们应该爱自己,保护好自己。如果被霸凌,要及时正确的求助。一个人没有被正确发泄出来的情绪,都会转变为对内的自我攻击。学会求助,家长,老师,同学,你信任的人,哪怕是陌生的网友,总会有人给予你温柔的善意,你从不是一个人。
哪朵玫瑰没有荆棘,希望我们都能多一些体谅,多一些理解,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要动不动就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别人。遇到不好的事情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手,帮他们拂去肩上的沙粒,让更多的阳光落在他们的肩上。
希望世界上的叶永志和鹿道森们,不要轻言放弃,虽然跳脱出束缚和霸凌并不容易,但这个世界还有太多太多美好值得我们慢慢领略。愿有伤口的人都还有机会被爱救赎,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努力追逐光,成为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