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婉殇成长笔记,用有趣的话语讲述个人成长和深度思考的内容。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所启发,可以关注我哦!
祝各位开篇有益:
一
这两天,某款酱油因为添加剂的事情冲上了热搜。
大家骂的最多的是它的双标。
说它某个海外市场就是零添加剂的,可国内的却是有添加剂的,这是啥意思?
然后,热搜就炸了。
很多人受不了,尤其是经常买他家产品的人。
不是说好的顾客是上帝嘛?
不是说好的给顾客极致的服务嘛?这样的服务,哪个顾客受得了?
我以为你拿我当上帝,现在才发现你竟然拿我当冤种?
当然,这家公司后来感受到舆论压力也连忙发文解释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里不在赘述。
这篇文章想说的是,为什么很多公司,一直都把类似顾客是上帝,竭力满足顾客的所有需求这些话挂在嘴边。
但我们却经常能看到一些公司时不时就被爆出来的对消费者不友好的事情出来?
顾客是上帝这类话到底只是说着玩拿来欺骗咱们消费者感情的,还是真的?
二
首先说下我的观点:我觉得只要不是老板脑子有点毛病的人,都是会讨好顾客的。
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顾客的确是上帝。
好,那么既然顾客是上帝了,为什么这些公司还整天欺骗我纯洁的感情呢?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你并不是人家公司的顾客呢?
很多少,其实都理解错了顾客的含义。
并不是说你买了别人一次产品或服务,甚至你都还没买,你只是想买你就成为了这家公司的顾客。
如果你是去一些街边小店消费,那你的确可以这么想,但如果你去一些比较大牌的公司那就真的未必了。
前段时间不是有某奢侈品店说年收入三百万以下的人都算没资产嘛?都不算他们的客户嘛?
也就是说,如果你收入没达到那条线,哪怕你咬咬牙去人家店里消费了一次,人家也不会把你当做他的客户。
这只是你自己的幻想而已。
就好比要是你前几年去外地景区吃饭,或者去外地打出租的时候,你觉得他们会不会把你当他们的上帝?
人家一些景区附近的商家为什么那么黑?为什么没把你当上帝一样供着?
你觉得为什么?
说穿了,顾客只是你自己以为的,人家不承认懂嘛?
三
就好比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去银行存钱,自己就是银行的顾客,银行工作人员就应该客客气气的对自己。
别逗了好嘛。
你征信良好,并且有抵押物,然后去贷款,这才叫人家银行的顾客!
当然,这是针对那些已经不愁存款的大银行而言啊,要是村镇银行的话,咱还是不说了吧……
我记得年初时候某大行公布了自家的vip用户的数据。
2%左右的vip用户的存款占据这家银行总存款数额超过80%。
换句话说就是这家银行需要为了剩下超过百分之90的储户,而且这百分之90的人在这家银行的总存款占比还没超过百分之20,为他们在全国开设各个网点,增加各种服务人员,然后各种安保措施……
如果算这比支出的话,很可能人家是赚不到多少钱的你懂嘛?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如果在一些比较小的县城,乡镇一级基本看不到一些大品牌的原因。
你觉得你在人家网上买了一次产品就成为了人家的顾客,但当你骑上小电驴跑遍那座家乡县城,可能也看不到任何一家它家的品牌店……
公司算的从来就不是某个人特别贡献了多少,他们算的往往是一整块区域的数据,然后综合算下来能有合适的回报了人家才会去开店懂吗?
顾客的确是上帝,但前提是,你得先成为人家的顾客!
全文完,如果觉得对你有启发,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感谢你这么忙还愿意花时间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