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Day46/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2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十六章
【一】学习内容
原文: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注释:
复:循环往复。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
【二】收获新知/新旧迭代
一、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应如何观察?
1、万事万物如此纷繁(乱花渐欲迷人眼)
2、我们应如何观察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复归: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世界反复出现的其本身发展的自然规律和本质。(复见其天心乎)二、如何理解世界运动的规律就是「复归」?
1、世界变化的规律就是复归。规律就具有反复性,它反复不断的出现
2、人来源于尘土,复归于尘土。~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三、「草根」的正面意义——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芸芸众生:生命就像草一样,到了冬天干枯被雪覆盖,到了春天发芽又绿了重新生长了
2、复归其根: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根在生命力就在。事物归到根处,就回归到了它原有的本质。
3、归根曰静:万物静观皆自得,凡事出了问题应静观,才能找到解决事物问题的方法。(不论是认识的方法还是生命本来的状态都是这个道理)
【三】自我收获
一、致虚极,守静笃
1、尽力使我们的心灵达到虚静的境界,才能守护生活的安宁。世界虚到极点就会大象无形,此乃道。达到虚极的时候,也就是静到了极点。所谓“虚”,就是要清除我们内心种种杂念、欲望。所谓“静”,就是心头无杂事,不为外物所动。——保持我们心灵的这种状态是要点
2、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总有外物来侵扰我们的心。内心紧随外物而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安。如果内心平静,就不会纠结。不纠结,就能活得轻松自在。二、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内圣外王、归根曰静~认识生命本来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