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
抗战老兵,民族之魂——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有感

抗战老兵,民族之魂——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有感

作者: 凫水 | 来源:发表于2017-09-10 16:40 被阅读134次

2017年1月初,教育部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对此许多人一头雾水,为啥要把“8年”抗战改成“14年”抗战?就这个问题而言,我觉得党史研究室曹子洋专家的解读最为翔实准确(专家观点详见:党史专家:“8年抗战”和“14年抗战”两个提法并行不悖 )。基于此,结合我学习历史的经历,我觉得此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具有(进一步)明确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特别是国民党爱国官兵英勇抗战)作用的意味儿。

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当此之时,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具有还原抗日战争全过程、明确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重要意义。对于仍旧健在的国民党抗战老兵来说,也可谓是件大好事。说来也巧,我刚刚读了一本书——《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百感交集。

这本书肇始于2009年作者在法制周报社工作时启动的“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报道,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2014年。五年间,作者行程数万公里,跨越多个省市区,采访了数十位当时健在的抗战老兵,除部分老兵年事已高,记忆模糊外,作者将其中30余位老兵的抗战故事整理成一篇篇的长篇通讯在《法制周报》上发表出来,英雄们的故事见诸报端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此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将其结集出版,真的是做了一件大好事!老兵的故事,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对他们的历史功绩我们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对已经驾鹤西去的老兵我们应该缅怀、哀悼,对仍然健在的老兵我们更应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这些为中华民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兵们至少能够安度晚年。

抗日战争是民族之战,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由国(主要是国民党爱国官兵)共两党及其军民携手取得的。但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和其他错综复杂的历史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漫长时期内,抗战老兵(主要是国民党抗战老兵,其中一部分后来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得不到承认,甚至不时遭受冲击与摧残,年老体迈,贫病交加,(一度)生活极为艰难。

抗战老兵,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民族之魂。他们“拿起枪,保家乡”。他们踊跃参军,当仁不让,身先士卒,勇于杀敌,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免于亡国灭种,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历史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不瞒您说,我是伴着鼻涕和眼泪读完这本书的。老兵的故事真的很真实,很感人,很具有教育启发意义。为证明我并非信口雌黄,我在此截取书中部分片段,以飨读者。

这时,李守义又发现一个小队的日军从淮河堤岸迂回过来,……正当李守义挥枪指挥士兵开火时,突然一颗子弹射来,打中了李守义的右手掌,顿时血流如注。李守义仍然坚持指挥,不料左脚踝又中一弹,掀掉了一块肉,成了一个血人。

张可宗说,“赵登禹师长带头扛着大刀砍向敌人,……我自己背着一柄大刀、提着两支手枪在后保护团长。当时,日军人数上虽然不占优势,但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二十九军士气如虹,鏖战至夜里10时,消灭鬼子500多人。终于打退了敌人。”……“战至下午4时左右,赵登禹身上已经多处中弹,倒在了地上。……‘回去告诉我母亲,儿子尽忠不能尽孝了。’”与此同时,正在指挥作战的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也被机枪击中头部,当场殉国。……73年过去了,留在张可宗小腹处被流弹击中的伤口仍清晰可见。张可宗说,这个伤口就是他在保护师团长的时候,被日军的流弹击中的。

为了拿掉敌人的坦克,他从一个战士手中接过一挺轻机枪,对准坦克猛力扫射。……一块弹片正好射入杨养正的左眼。……“他总是说,没打跑日本人,我们就不结婚。”

得知妹妹被饿死的消息,段水旺坚定地认为,如果不是日本鬼子要追杀他们全家……妹妹绝对没有那样悲惨的结局。……1942年初春,年仅15岁的段水旺成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小战士。

“这个人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个指挥员,我是亲眼看到他殉国的,当时现场的惨烈场面比电影镜头还要悲壮。”吴淞老人说。

就在他集中注意力发射子弹的时候,一颗敌弹穿透了周普生的腹部。

在打游击战时,钟子立的左手中指被砍伤,至今不能伸直。

打到第二天早晨,谭昆山清理战场时发现,带出来的50个敢死队员,只剩下19人,有31人阵亡。

王飞黄说:“在日军伏击戴安澜将军前,我所在的尖刀连刚刚经过那里。”……“我先走过去了,后来就听说戴师长遭到了伏击。”

…………

据本书作者获得的文史资料和人民日报所载李舫《苟利国家生死以》一文,毛泽东在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于缅甸殉国的次年,慷慨题写吊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

虽然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至少在本书出版之时,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从民间到政府,对于国民党抗战老兵的关注与日俱增”。正如抗战史专家王锦思所说:“从胡锦涛在提及抗日将领时同时念到国共两党将领的名字,到习近平邀请国共两党老兵一起揭幕,大陆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史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大陆正在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怀接受过去的历史。”

时光匆匆,岁月易逝,“老兵不死,只是慢慢凋零”,警示我们善待老兵不仅需要拿出诚意,更要使优抚政策落地,及时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认可与支持,让流血负伤的老英雄们不再流泪,让老英雄们不留遗憾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

本书出版的重大意义与本书的阅读价值,我在文中已有阐述。不过,在行文即将结束之时,我想借用原法制周报社社长谷良先生序三中的最后一小段文字再次强调一下:“留住英雄,留住他们的家国情怀;激励后人,更加地热爱我们的祖国,建设更辉煌的未来,也许就是本书出版的最大意义所在吧。”

(小贴士:作为史学和文化人类学专业出身的人,我深知口述史并非百分之百可信。但我觉得即便以后史学、历史人类学等方面的学者经过严谨科学、深入细致地研究后真的找出了些许老英雄们在口述中出现的各种因记忆偏差而导致的无心之失,也不能否认本书的阅读价值,也不能否定本书对于抗战史研究、历史人类学、“写文化”和民族志等学术领域的研究具有几乎不可取代的特殊参考价值。故此,对于口述史可能存在的问题,就不再赘述了)

相关文章

  • 抗战老兵,民族之魂——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有感

    2017年1月初,教育部发函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对此许多人一头雾水,为啥要把“8...

  • 扶刚:9.18一起为抗战老兵奉上敬礼金

    扶刚:9.18一起为贫困抗战老兵奉上敬礼金。 抗战老兵关怀计划 每20元,温暖抗战老兵有尊严的一天。 项目筹款/元...

  • 抗战老兵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步履蹒跚地往这边挪过来。他右手拄着拐杖(一根带四个脚的拐杖),左手提着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战...

  • 何以你的笑容如此灿烂,温暖了一座城

    做关爱抗战老兵公益许久,探访了不少抗战老兵,一个个老兵给我留下一个个挥之不去的印象,从开始接触老兵听到故事的态度是...

  • 重阳慰问老兵活动

    抗战老兵,永远的民族英雄。桑榆未晚,关怀未迟,华夏慈善基金在行动

  • “抗战老兵”魂安何处?

    多个城市刚刚经历了白雪皑皑的美景,当我们正在热烈期待下一场大雪让城市再次成为白色童话般可爱的宫殿时候,一个令心灵瞬...

  • 感动中国丨2015年度特别致敬

    抗战老兵 爱国侨胞——精忠报国 回望2015年,有这样一群老人让国人瞩目,他们就是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 甘肃赵书成赞慰问抗战老兵

    甘肃 赵书成 赞慰问抗战老兵 不忘尊老兵,慰问有深情。 抗战功勋著,为民怀信贞。 继承先烈志,开创后贤程。 永葆江...

  • 慰问抗战老兵

    没有当年浴血身, 怎来今日泰安民。 感恩铭记时时孝, 暖作人间四季春。 诗歌作者:简友@鲁不韦 ...

  • 抗战老兵(新韵)

    二战胜利70周年际,奉命看望在乡的抗日老兵,观形象,听故事,深为老兵精神折服。 寇至披衣起, 无暇顾死伤。 功成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抗战老兵,民族之魂——读《寻找最后的抗战老兵》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hz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