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并非处处都是富饶肥沃之地,这片大陆有三分之一是沙漠这,在位于非洲西南的纳米布沙漠中心有一处70年前就已经废弃的钻石矿,但这里还生活着一位动物居民,它是名副其实的沙漠专家---棕鬣狗,这座空寂之城成了棕鬣狗的家园,废墟能保护它们免受风吹日晒,这只雌性棕鬣狗已经在这里生活了15年,它成功养育了9窝幼崽,这两只年轻幼崽已经步入生命中的关键阶段,它们现在四个月大,需要不断获得固体食物,但废墟里根本没有可吃的东西,棕鬣狗妈妈只能到其它地方觅食,而且可能一去就是数天。
妈妈与幼崽 来到海滩边的棕鬣狗棕鬣狗每天可能要跋涉30多公里外出觅食,这里称得上是我们星球上最为恶劣的环境之一,这里的日常温度可高达50摄氏度,狂风漫天袭来,纳米布沙漠的棕鬣狗从四面八方来到沙丘与海洋的衔接处,绵延的沙滩地带看似贫瘠荒凉,但有的地方存在大量的食物,比如---南非海狗,这里生活着大约10000只南非海狗,成年南非海狗威猛强壮,但南非海狗幼崽却十分无助,南非海狗妈妈严密守护着幼崽,而棕鬣狗很清楚这需要耐心,南非海狗妈妈迟早会不堪酷热,返回海洋中消暑降温,只能把南非海狗幼崽留在海滩上,而一只海狗幼崽足够棕鬣狗及其家人吃上几天时间,但是找到食物只是成功了一半现,在必须把食物安全带回巢穴。
非洲海狗 归途 抢夺食物的胡狼胡狼早已闻风而至,而且它并非孤身一个,有几只胡狼想抢夺食物,可如果棕鬣狗失去猎物,它就没有食物来喂养自己的幼崽,胡狼在海边活动,不会纠缠太远,内陆沙漠对它们来说,炽热得可怕,棕鬣狗只有长途跋涉到海岸觅食才能在纳米布沙漠的中心维持生存。
穿山甲 寻找白蚁洞穴不过有些沙漠动物很少出远门,这里是卡拉哈里沙漠,这里的食物非常充足,但都隐藏得很深,一只穿山甲,它可以捕获其它动物望尘莫及的猎物,穿山甲凭借敏锐的嗅觉能够发现黄沙下面的蚁巢,挖掘蚂蚁和白蚁,它充满黏性的舌头大约有30厘米长,能够从地下深处舔食到蚂蚁,天气越干燥,白蚁的巢穴就越深,许多蚁巢深藏地下,就连穿山甲都束手无策,但是这难不倒土豚。一位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穴居动物,它的嗅觉异常敏锐,凭借铲子般的爪子和有力的四肢,它可以挖掘深达五六米的洞穴,一只长大成年的土豚每天需要吃掉大约5万只白蚁,白蚁富含营养,肥美多汁,而且全年都可以找得到,土豚通常在夜间活动,但这只土豚却一反常态在白天觅食,说明当地食物十分匮乏,卡拉哈里沙漠近来久早不雨,结果导致白蚁数量大幅减少,而土豚也深受其害,濒临饿死。
白天觅食的土豚全球气候变化正在严重影响非洲许多动物的命运,根据预测,到下个世纪,南非的气温会持续升高,幅度会是全球平均升幅的两倍,对那些无法快速适应变化的动物来说未来变得希望渺茫。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爱护生命,你我同行。
(7C部分:棕鬣狗,穿山甲,土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