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作者: 得空小院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10:13 被阅读0次
得空话茶

第一次来和我品茶的朋友,在品饮之前,我都会说几点这里品茶的“规矩”:

从提壶冲泡开始到一壶水用完:所有人保持安静、头脑尽量放空,将所有的感知都专注在从茶入口所牵动的身体感观之中。

这样做的目的,除了避免影响他人品饮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在品茶时养成习惯,打开平时封闭的内在感观。尤其在品饮一款你没喝过的茶时,从头至尾,全然专注于茶本身,而并非只把茶简单当成一个社交工具,聊天谈资。这种方式,是对这一泡茶的尊重,也是自我感知的修行。

当自己能真正完全放开感知,摒弃杂念,全身心感受每一泡茶时,就可以渐渐感受到一个茶人经常口耳相传的名词——“茶气”

初听“茶气”,觉得玄之又玄,甚至觉得是茶人为了增加仪式感而捏造出来的“皇帝的新衣”。

但是深入认知后,证实了它确实存在,最官方的解读是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药理作用和人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

对于茶气表象的解读,一直众口不一,因为茶气类似中医经络气血运行,每个人自身反应情况都有所不同,大部分的解读都是将喝茶后“发汗”“打嗝”“脊椎发热”等这些体表特征来佐证茶气的存在,但是就如同中医一样,仿佛总缺少一点让人为之信服的依据。但是至少有一点,对于茶气的解读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就是好茶的茶气一定是端正的,所有体表感知的结果一定是让人放松且舒适的。

不同的茶气感强弱不一,类似乌岽大乌叶这种茶气迅猛霸道的,几乎所有人都能准确感知到茶入口后身体的变化,气感的走向。古树茶、老树茶等这些树龄较大的,也比较容易被人感知。所以,茶气也就成为一项评判茶叶品级高低的标准。

在我的理解里,茶气如同人不同的性格,有的高扬、有的安静、有的热烈、有的委婉,每次品饮都如会见老友,期盼又欣喜,纾解且放松,最后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得空话茶

相关文章

  •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第一次来和我品茶的朋友,在品饮之前,我都会说几点这里品茶的“规矩”: 从提壶冲泡开始到一壶水用完:所有人保持安静、...

  • 空海浪花(5则)

    1 在简书上见到一幅好字——天下有大美而无言.....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感得此无言之大美的,非本心而何呢......

  • 儒学与哲学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易》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莱布尼茨从儒家典籍得到了很大启发,尤...

  • 为什么说命运在你一念之间?

    灵欣 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 复观自...

  • 2018-11-22

    心经之观,行,照,度。四个字就是核心。就是法门。由度而照,由照而行,由行而观自在。 故观自己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 感而遂通

    刘老师经常讲“感而遂通”,感而遂通最终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发自然地自在地去生活。其实易经里面没有说过感觉,有的只是...

  • 玄关

    李道纯:寂然不动,即玄关之体,感而遂通,即玄关之用。自见得玄关,一得永得,药物、火候、三元、八卦,皆在其中。若身心...

  • 感而遂通 内外光明

    情景交融 感而遂通 身心澄澈 内外光明

  • 不思

    不思而得, 不勉而中。 从容中道, 感而遂通。

  • 王阳明的一朵花: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间游玩。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你经常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下一切物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ka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