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老师的期许影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
关键词1:皮格马利翁效应
案例:皮格马利翁娶妻
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一位国王,同时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用象牙雕琢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并且给这个雕像取了名字,叫作“盖拉蒂”。作品完成之后,这位国王爱上了盖拉蒂。他为盖拉蒂披上了长袍,每日都和“她”在一起,希望自己能够打动这位“女子”。经过无数日夜,终于有一天,皮格马利翁惊喜地发现雕像发生了变化,盖拉蒂面部的颜色渐渐红润起来,眼睛开始有了光芒,嘴唇慢慢张开,露出了迷人的微笑——雕像活了,盖拉蒂微笑地走向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制作的雕像最终成为他的妻子。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人们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启发,从而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够创造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说明,人们对他人的看法也能影响他人未来的心理学效应。当一个人感受到自己被积极地期望时,就会快速地进步,更加努力向上;相反,而当一个人感到自己被消极地期望时,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继而放弃努力。
与“皮格马利翁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
关键词2:罗森塔尔效应
案例:罗森塔尔调研
一位名叫罗森塔尔的哈佛大学博士于1960年在位于加州的一所学校做了个实验。实验开始之前,罗森塔尔博士对全校师生进行了调研,之后他写了一份名单给学校校长,名单上将这所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各分为两类:教师被分为一般教师、优秀教师,学生被分成一般学生、优秀学生。
在新的学期开学时,这所学校的校长私下对被界定为优秀教师的两位教师说:“通过对比过去几年你们两位在学校的表现,可以认定你们是我们学校最优秀的老师。作为奖励,这个学期我将挑选出最聪明的学生让你们教。你们一定要记住,你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是不同于其他班级的学生的,他们的智商要高得多。”同时,校长又告诉这两位教师:“为了让这些学生专心学习,不要让学生或者家长知道他们是特意挑选出来的最聪明的,你们就像平时一样教他们就可以了。”
这两位教师听到校长这么说之后,非常激动和开心,把前所未有的专注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一学期之后,这两位教师所教的班级的成绩比其他班级高出许多,成为学校最优秀的班级。
当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的时候,校长和老师们都询问他当时是如何挑选出优秀学生和优秀教师的。这时罗森塔尔才告诉他们:“当时我给校长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名单其实是随机选取的,并没有特意筛选。真正起到作用的,是他们自身的期许和努力。
案例分析:
罗森塔尔是知名的教育家,老师与校长都非常相信他。因为相信了罗森塔尔的名单,所以就有了校长对老师的欣赏,有了老师对学生的期许。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许以及教师对学生的期许,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了现实,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真正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否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在他身边发现并告诉他,他就是他想成为的那个正能量的人。这就是正面的鼓励、期许,这个力量是无穷的,这个人就是他人生的贵人。拥有一双发现学员、听众美的眼睛,具备欣赏、期许、鼓励的能力,是成为优秀演讲家、培训师的重要素质。
教育的关键是老师要充满爱心,爱学生就要对学生充满欣赏、期许。一个老师的欣赏能力、期许能力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在教育中,赞美与鼓励的作用是惊人的。老师的欣赏能力并非天生,有经验的、优秀的教师,其爱心修炼非常深厚,就凭这爱心,教学效果就让许多青年老师难以超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