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继续学习美国作家罗恩.利伯的著作《反溺爱》,针对家长对孩子金钱的意识及引导管理智慧,文中列出了另外5个重要观点的文字印象。
5.孩子重视物质---让孩子在节制与物质主义找到平衡点
我们的孩子也在不断探求某种她称为“经济尊严”相称的东西,对自我价值的认知,经常会根据朋友圈里对某些物品或体验不断变化的评判标准而攀比,就像某些成人把追求奢华当作新生活标准,他们不关心东西的实际效用,而仅仅是别人的反应。
其实家长对孩子花钱越多,你找一对一的学习或运动辅导老师,其实是对孩子有更高的期望,会带给孩子更多压力,所有身为父母,针对孩子的目标,以及知道孩子希望父母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应该和孩子进行更多的对话。
社会上阶层的差异一定存在,家长应该放松下来,孩子可以把这种权利带来的被剥夺的感受去调适好,不用担心,早点感受经历一下这些,对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想改变孩子对物质看法,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家庭用钱计划,需要冷静的谈话,家长自己花钱的失败故事牵涉出他们对金钱的情绪,特别能与青少年产生共鸣,攒得收获。
让孩子学会对渴望的事情进行等待,知道对真正值得拥有的东西与值得去做的事,父母一定会为她掏钱。
家长在做出消费安排时,应该让孩子处于中等偏下的消费水平上,重点是孩子至少应该学会为某些东西去等待,去仔细考虑这个东西的价值,这样在好东西到手后,他才会好好品味与珍惜。
6.如何和孩子谈慈善---让孩子学会慷慨,献爱心就不该被忽略
我们家长如果有爱心,走在慈善的前列,孩子也会容易言行受家长影响,知道做慈善是一种责任。
让孩子从家庭财务方面,把“需要”与“想要”区分开,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知道捐款金额大小,与自己利益相关,也能够预测出受捐人的快乐程度,在分享自己东西时,会更加快乐。
教会他们的是,有一天我们需要别人帮助时,别人也会帮助我们,当我们彼此互相依赖时,学会合作与慷慨,群体才会变得更强大。
在孩子有能力深入探索金钱对生活造成的影响时,面对真实,年龄小的孩子询问街上讨钱的流浪人问题时,家长不应该批评这些求助的人,不管有什么想法,都尽量别说谎,教育孩子对别人心怀同情与慈悲,给少许点钱或者物品并不会损失太多。
做慈善有意义的做法,就是以孩子的名字捐献,给孩子带来正向的反馈,还有就是让孩子亲自去捐钱,当孩子意识到有人注意他时也会变得慷慨。
教育实践中可以为孩子设定捐献原则,其实并不是虚伪,让孩子懂得思考他们世界之外其他人的生活更重要,孩子生日或节日的时候给孩子一笔钱,让他自己决定如何使用,建议他可以留出一定比例,把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或给别人购礼物。
经常提醒帮助孩子,数数你已经拥有的那些用金钱买不到的礼物有多少,其实只有那些用努力奋斗而得的东西,才应该会让你真正感到成就与富足。
7. 为什么孩子必须工作---想要的东西要想办法去付出劳动得到
家长的责任在于激励孩子工作赚钱的本能,并观察这种天生的勤奋,要带孩子走多远,要允许孩子自己选择赚钱的方式而付出辛勤的劳动。
教会孩子学习通过练习与坚持去获得想要的成就,可以建议在大学打工的孩子每周不超过15小时,这些时间是不会影响孩子的课业成绩的。
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是每个孩子必须做到的事,他们在打工中会学到重要的事是职业素养,包括倾听,发展自我与别人合作,全力以赴,有始有终,自我控制,井然有序,尤其是坚毅的态度,能证明长期的耐力比短期的强度更重要。
要锻炼孩子的能力就要让孩子不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想要的一切,让孩子自己做更多的事,自己去规划时间表,自己做备忘录,自己按日常的计划去执行。
8.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养成感恩的文化,让孩子懂得知足与惜福
如何不通过说教,让孩子知道拥有一切的自己有多幸运,或者对其他物质比较缺乏的人产生同情心,如何把他们带离舒适的生活圈,让他们接触生活以外的人和地方?
就像监管电视广告一样,家长可以监管孩子参与社交媒体的行为的合理性,坐下来花点时间了解孩子的动态信息,以及孩子网上发的帖子,提出一点自己的意见。
让孩子弄明白感恩与更好的课业成绩,生活满意度与社会融合度之间有很强关系,感恩与更少羡慕与沮丧有关系,家庭要培养感恩的文化,哪怕是餐桌上保持感恩的形式习惯,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有帮助。
对待外面的世界感恩是让孩子融入不同收入,不同背景的多元化社区,建立跨阶级的友谊,那种精英观点认为社会阶层是经由才能和努力得来的并不客观,实际上还包括着运气,环境及家庭出身等所有的因素。
让孩子知道,没有人对快乐拥有独占的权利,孩子从事义工服务,帮助他建立很难在其他场合遇到的同龄孩子,去建立起有意义且持久的关系。
义工旅行的意义是学到真正的东西,夏令营等度假的时光不仅仅是娱乐,是让孩子有重新认识真实世界的机会,有正直善良之心,知道别人的真实处境,能够站在别人角度为别人着想。
9.多少钱才够---我们没法拥有每一个想要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与取舍有关
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也会体验过程与成长,不断改变想法与做法,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任何东西都能物尽其用,但教养孩子的深远挑战是培养性格,不仅仅是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与决策技巧,还意味着要质疑家长自己的价值观并学会反省。
当你超过家庭经济预算,要思考给孩子报的课程训练家教及夏令营是否太多?要告诉孩子你已经花了多少钱,然后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调整,向孩子解释清楚,现在少花一点,以后才能有更多钱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要拥有美好人生,就要做出很好的取舍。
做哪些取舍才能拥有生活必需品,以及足够多想要的东西并感受到最大快乐呢? 和孩子谈到零用钱就得考虑让他学会储蓄。
谈到帮助他人,让他们感到最大成效与乐趣,也要考虑可能需要付出割舍与消费,想要捐赠献爱心获得最大收益,也得考虑影响力问题。
我们希望培养孩子有良好的价值观,道德与品格,家长自己需要优先注重的应该是智慧,善良,诚实与健康,你需要和孩子有足够多对话。
无论什么理由以及如何做财务决定,当你在孩子身上投资这么多时,一定思考留给孩子最重要的资产应该是什么?
这些9个重要学问除了培养孩子关于金钱的财商,对话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是孩子拥有一个成功美满的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教育孩子的时间真的很有限,时机会稍纵即逝,所以我们需要紧紧抓住这些培养孩子的时间与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