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专门造了一个英文单词“dama”来形容“中国大妈”,Dama(大妈)成英语热词登上BBC,中国大妈真的火了。
最近,一篇吐槽中国大爷大妈的文章《大爷大妈,求求你们别再出国了!》在网上流传,引起一阵沸沸扬扬,网友表示不满:凭什么不让大妈出国!
文章作者详细列举了和他同坐一艘游轮的中国大妈的不文明行为:占座、抢食、大声喧哗……在结尾处,作者鲜明表达了他的观点:“求求中国大爷大妈们,减少出国次数,别让外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
在文章的评论区,网友对“中国大妈”这一现象存在着不少争议。
不文明行为,大煞风景
有吃霸王餐,还咬人的大妈
2017年6月,一位大妈在澳洲餐厅想吃霸王餐!遭拒后反而把服务员抓的遍体鳞伤..……
有去悉尼旅游不仅采花还占道的大妈
2018年5月,每日邮报发布了一篇关于中国游客悉尼占道采花、嬉戏打闹的报道。
文章中的中国大妈只顾自己拍照、摆pose,完全不顾其他游客的心情,更不管自己是否影响到车辆正常运行。
还有因抢座而大打出手的大妈
2018年5月,一则有关中国大妈在泰国因为争抢旅游大巴座位大打出手的事件再次引爆舆论。
这些中国大妈的不文明现象,每每曝光都会让人感觉“丢人丢大发了”,但类似新闻近两年一直不减反增,明明“惹事儿”的只是少数人,但拉低的却可能是整个“中国游客”群体的印象分。
有的网友认为:不能“一杆子打死一群人”,要撕掉“中国大妈”的标签。
她们才是真正的“中国大妈”
2015年11月15日,吴京在微博发文,为中国大妈们点赞。原来,他偶遇旅行团,目睹到一位大妈在和同伴们不停的念叨:吃自助餐不浪费,自己的垃圾自己清理,文明出国旅行,别让外国人指指点点啊!游客们在餐厅里文明进餐,井然有序。
有斥责外国人插队的中国大妈
前阵子,一名中国大妈在巴黎春天百货的巴黎世家购物时,因为指责了几名外国人的插队现象而被推出了人群,大妈的儿子一看自己母亲被人给推了,直接上前与几名外国人发生了冲突,结果寡不敌众,被一干人等给群殴。期间巴黎春天的保卫人员还拉偏架,只拉中国人,而放任几名外国人继续过来殴打。
有捐献器官的无私的大妈
有能路见不平一声吼的大妈
2018年5月,淮安市一男子王某交通肇事后逃逸,让他想不到的是,他肇事时恰巧被不远处一大妈看到,平时喜欢拍照片发微信朋友圈的热心大妈随手拍了张王某的照片,也正是这张照片,让王某在逃逸12个小时候后即现出原形,并于5月14日上午被淮安市淮阴区交警大队抓获。
有医者仁心的大妈
2014年12月25日,在南宁飞往泰国曼谷的国际航班上,一名泰国男性空乘人员突发疾病,腹部绞痛。搭乘此次航班的一位中国大妈与同事成功缓解其痛苦。很多网民认为,柳州大妈在万米高空救人,传递了中国医生的正能量。
带着文明出游
部分“中国大妈”的确有过很多不光彩的行为,所以今日才会变成一个很容易就能激起网友强烈情绪的特殊名词。
实际上,除了标签化的“中国大妈”,近几年来,中国出境游游客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也在国际上引起广泛议论。
出门旅游
始终是在展示游客的文明素质状况
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游客所在地区的居民形象
出国旅游的游客就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
因此,文明旅游非常重要
给大家提个醒
安全文明出游提示
1
遵守法律法规
游客要从自身做起,遵守文明行为规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保护生态环境,举止得体,做文明旅游的示范和表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行为规范。
2
加强安全防范
在旅途中务必提高安全意识,注意看管好随身物品,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严禁到未经开放的景区游览。遇到突发事件时,请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妥善处理。
3
尊重风俗习惯
请严格遵守旅游目的地法律法规,事先了解旅游目的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旅游目的地民众在行为、衣着、饮食、拍照等方面的风俗禁忌,注意举止得体,避免一些无意或习惯性举动触犯当地禁忌,做到文明出游。
根据《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中国游客在境内外旅游过程中发生的因违反境内外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主要包括:
(一)扰乱航空器、车船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
(二)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
(三)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
(四)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
(五)参与赌博、色情、涉毒活动;
(六)不顾劝阻、警示从事危及自身以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活动;
(七)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
(八)违反旅游场所规定,严重扰乱旅游秩序;
(九)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的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其他行为。
4
依法理性维权
旅行期间与旅行社发生纠纷或因航班晚点延误行程时,请冷静面对,依法理性维权,合情合理合法表达诉求,避免因维权方式不当,导致事情激化。
游客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与旅行社沟通、协商,或者行程结束后通过向报名所在地的旅游主管部门投诉、申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