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4 简书习作第12篇 《小学生散文读本》阅读第6篇
东汉人崔瑗《座右铭》中句云: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恐怖之夜》 作者:叶兆言
【作者简介】
叶兆言(1957——),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苏州,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著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等。
【故事内容】
“我”小时候在农村外祖母家生活了两年。在乡下的第二年新年, 上海姨妈过来,外祖母家全家倾巢出动去了离家十几里路的农村姨妈家。因为没有留人看家,所以外祖母临时决定让“我”赶回去看家。“我”胆子小,外祖母知道为难我,叫我到了村上找个人陪一陪。那天雪很大,我经过一片墓地时,觉得很瘆人,心里一直在怨恨外祖母。“我”去找了对门的阿兴。阿兴因为有事很晚才过来,我虽然害怕但不喜欢求人,只能一个人呆着,那是“我”一生中经过的最恐怖的夜晚之一。
【写作有道】
读叶兆言的《恐怖之夜》,找不到一惊一乍,大起大落的描写,作者写得很平实、很节制,平平叙来,好像在拉家常。其实,写文章要“平易”不容易。平易的文字,要耐读更不容易。
摘录部分文字,来品味作者是如何冲淡、平衡那一夜的“恐怖感”的。
在农村的两年多,我一直和外祖母睡一个房间,就在我的枕头边,竖着一具为外祖母准备的棺材。我始终觉得棺材是一个让人害怕的玩意儿。它给人造成的恐惧,并不亚于躺在那里的一具尸体。
农村的坟很多,单独的还不怎么觉得害怕,集中了那么一大片,便有些瘆人。记得走进那片墓地时,我心里全是对外祖母的怨恨,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难道就因为我不是她的亲外孙?
天早就黑了,点了煤油灯以后,风从门缝里吹进来,灯苗跳过来跳过去。我知道如果阿兴不来,自己也许一夜都不会合眼。明知道不可能有鬼,可平时听到的鬼故事,到了这一刻全部复活。我一个人坐在门口哆嗦,一直等到阿兴来敲门。
那天晚上,是我一生中经过的最恐怖的夜晚之一。
本文的结尾,有种“欲说还休”“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味道。
大队书记的女儿就是在那年新年里结婚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大雪之夜,一个十一岁的孤独孩子,一个失恋的农村青年,睡在一个被窝里,那情景真是太让人难忘。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