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成长计划] 03
你拖延过吗?我估计这个问题的答案对每一个人而言,一定是有!只不过每一个人拖延的程度不同,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仅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
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比如出现强烈的自责、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衍生出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症”! 。
百度百科解释: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如果已经上升到疾病的程度,就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可以去看心理医生了。
拖延症的类型:
❗失败恐惧型拖延症
这种类型的人利用拖延转嫁痛苦,拖延之后,仿佛失败就不再是自己无能导致的,而是因为时间不够用造成的,从而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
❗完美主义型拖延症
这种类型的人把精力都放在吹毛求疵上,觉得如果不是万事俱备,行动的结果不能达到完美,于是就迟迟不行动。
❗懒惰型拖延症
这种类型的人总会在拖延时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比如劳逸结合,明天我一定开始等等!其实反应了自控力差!
那么拖延症该如何解决呢?
定目标--自我时间管理--奖励机制
1.要有决心,并确立一个操作性强,务实的目标
定目标时尽量多用正面,积极的语句,比如要早起。
❌我不能赖床了
正确方法:我要早起,早起会让我一天活力满满。或者适当时用鸡汤“一个人怎样度过早晨就怎样度过一天!”也是不错的方法!
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也就是吸引力法则。
2.定完目标,要进行时间管理,把目标拆分到每一个细小的时间段,对于习惯性拖延的人来说,一下子专注很长时间不现实,或许还会产生副作用,最后反而不能坚持。这个可以订番茄钟实现。
3.每完成一个任务,在记事栏里打钩,看着会有成就感,同时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最后推荐几本书
1.《拖延症心理学》这本书不仅分析了拖延心理,还描写了拖延症的症状,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2.《番茄工作法图解》可以同时下载这个管理时间的app
3.《习惯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养成一个好习惯很难,但破坏却很容易,因为坏习惯往往伴随着舒适,好习惯一开始意味着需要自律的坚持,但一旦将一个好习惯融入血液,不做反而不舒服,关于这点长期做瑜伽的人应该会深有感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