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分”的意义:
用思想辨析障碍的真正边界,看清症结的真正样子。
2、“区分”的技术:
第一个要区分事实和假设。第二个要区分事实与真相。
也许大家都意识到了,
自我教练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
就是做出区分。
我们的大脑能够分辨多种颜色、多种味道。
但对于一些抽象的、不确定的未知领域,
我们很容易被多种因素阻碍,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比如,有朋友问我,
“朋友找我借钱,借吧,自己也没多少钱,
而且也不确定对方什么时候还;
不借吧,对方会认为你不信任我。”
我帮他做了一个区分:
放高利贷的人敢把钱借给你,是因为信任你吗?
他们是信任自己无论如何都能把钱从你手上搞回来,所以就借给你了。
他们信任自己的手段,自己的能力。
所以你不是不信任对方,
你是缺乏评估对方还钱的信息,
也没有损失这笔钱的抗风险能力。
所以,不是信不信任谁的问题,
而是对自己有多大信心的问题。
你可以了解下这些信心,也评估下自己抗风险能力。
等到你真的有能力了,艺高人胆大,就谁都敢信任了。
这就是区分的意义
——每个人都有很多一团模糊的心结
——“区分”就是用思想辨析这些障碍的真正边界,看清这些症结的真正样子。
好像医院里的CT,
比如,你肺里有个阴影,你整天担心。
去医院做CT扫描一下,清晰地看一看。
是病就治疗,是良性就释然,但是不会让你内耗。
下面我教给你两个最重要的区分
——区分事实和假设,以及区分事实和真相。
第一个区分:区分事实和假设
先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古典老师身上的真实的事:
一段找人写序的经历:
在《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刚出版时,古典是个无名的小作家。
他很喜欢毕淑敏老师,所以我想让她给他写序。
但是通过当时各方联系都收到毕淑敏老师同样的口吻——我不给没看过的书写序,最近很忙没空写序。
对啊,当时他这种无名作者的第一本书,她哪里有时间看呢?
但是这是事实,还是假设呢?
仔细区分下,这其实是假设。
古典假设她很忙,假设毕老师很看重名气,假设她没空,也假设她对我的文字没兴趣。
你看,古典还没有给她写过一行字,交谈过一次,古典老师在内心就被自己击败了。
意识到这只是假设,
古典就给她写了一封邮件。
告诉她,“我是个喜欢心理的英语培训师,入门汉。
这本书俞敏洪老师、徐小平老师都还挺喜欢,
但是我妈完全不认识这两个人,
她很喜欢您的文字。
如果您能为我写一句话,她会重新理解他孩子的文字价值。”
在写邮件的时候,古典也有一个假设:毕淑敏老师是愿意帮助年轻人的,以及我的文字值得一看。
第三天,古典收到了她的邮件,答应了这件事。
这件事对古典老师影响很大,让他意识到: 大部分时间,我们都用一个错误的假设输掉了内在的斗争 。
内心的限制远远比外在限制更大。
而只有一个人赢得了内在的斗争,
走出这些限制,才有可能全力以赴地突破外在的限制。
所以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你一定问自己一个“区分”的问题
—— 这到底是我的假设,还是事实?
第二个区分:区分事实与真相
那么,是不是眼见就为实?
就是正确的?
其实也不然,
第二个需要区分的,就是事实与真相。
大家都听过著名的“盲人摸象”的故事
——在故事里,每个人说的都是事实,但是却并不是真相。
因为真相往往是事实的完整拼图。
你看两个情侣打情骂俏,女生对着男孩子的胸口小捶捶:
“你好坏,你好坏,好讨厌啦。”
如果你只看图像,你还以为他们有什么仇恨呢,
其实这是事实,但不是真相。
举个例子:
我有一个朋友,职业和工作都很好,就是看不上他的领导。
因为他的领导个人修养不太好,邋里邋遢,满嘴脏话。
我问他,“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
“是分工作、带团队、要资源、支持下属的。”
我说,“这个人做得好吗?”
“还不错。”
“那么你只要能和他合作好,学到想学的东西就足够了。
你去买个水果,也不一定非要敬佩水果店老板吧。
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同时也可以和他好好合作。”
他一下子释然了。
其实,
要求一个人修养很好,不讲脏话、干净利索。
这也许是你对于心中英雄、老大甚至父亲的要求,
能遇到这样的人是幸运,
遇不到也不妨碍你和领导合作。
“不喜欢”,是你的真实感受、情绪、所见所闻,但并不是真相。
区分事实和真相,非常重要。
真相是一块完整的钻石。
事实只是一个侧面,如果因为一个侧面而忽略了完整的钻石,
也是件非常可惜的事,其实很多时候转个角度就很开心。
所以要问自己以下问题:
如果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会怎么看?
如果在对方的角度,会怎么看?
如果有一个这个领域的高手在现场,他会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