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内容的传播获得了极大的方便,给部分内容创作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另一方面,原创作品在网上传播时,面临版权被侵害的风险也显著增大。
传统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音乐抄袭盗版,文字作品被洗稿,摄影作品被盗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数字内容在网络上被侵害。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传统版权保护存在诸多痛点:
一是缺乏版权意识。无论是作品的原创作者,还是作品的使用者,在版权的意识上仍然不足。比如十年前,同一音乐作品在各音乐软件平台上上架的现象比比皆是。随着近几年版权意识的普及,音乐版权纠纷诉讼案件增多,各音乐软件平台才慢慢趋于正规化。
二是版权登记效率低、成本高。传统版权登记一般需要大约20个工作日,而且登记费用也高达几百元,很多原创作者因此都选择不进行版权登记。
三是举证困难。他人作品的剽窃者并不会主动承认抄袭,更多是采取不予回答或拒不承认的态度。我国法律是“谁主张谁举证”,原创作者在维权时需要举出能够被法律认可的版权证明。
四是维权程序复杂、费用高。当作者的版权受到侵犯时,启动法律程序进行维权往往需要很高的成本,并且维权手续复杂,审理周期长,许多作者权衡利弊最终都选择了放弃维权。
受限于传统版权保护效率低、收费高、维权难的制约,作者等内容生产者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缺少相应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创作积极性倍受打击。面对这些问题,国家非常重视,各种政策和扶持计划频出,重拳解决版权保护难题,但是限于技术手段,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传统的版权保护手段非常有限。历史上有过使用邮戳实现版权保护的方法,即作者把写好的文稿,一式两份同时寄出,一份给出版机构,另一份邮寄给自己。当出现被盗用的情况时,就拿出自己手里的那一份作为诉讼的证据,因为邮戳时间一致、内容一致。
到了今天,互联网时代崛起,免费分享盛行,版权保护一度被忽视。当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时候,却发现并没有十分可靠的办法,特别是在分享环节更是无能为力。
难道,版权保护真的是无解的吗?非也。区块链技术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解决版权保护顽疾的希望。
区块链在版权保护上的特点
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记录账本系统,在区块链系统中,每过一段时间,各参与主体产生的交易数据会被打包成一个数据区块,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排列,形成数据区块的链条,各参与主体拥有同样的数据链条,且无法单方面篡改,任何信息的修改只有经过约定比例的主体同意方可进行,并且只能添加新的信息,无法删除或修改旧的信息,从而实现多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一致决策,确保各主体身份和主体间交易信息的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可溯源。
那么很显然,我们可以根据区块链的特点,结合版权保护的各个环节分别去理解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1、如何进行版权登记?
对于原创作品的登记,区块链技术可以非常方便地把时间戳与作者信息、原创内容等元数据一起打包存储到区块链上,不可篡改,而且耗时少,一般十几分钟即可完成确权,较传统版权登记大大缩短时间。区块链可作为有时间戳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知识产权所有权情况,提供不可篡改的跟踪记录,而无需去寻求第三方信托的帮助。
2、如何验证版权使用权利?
区块链使用了密码学技术,版权持有者在把作品写入区块链时,自动用自己的私钥对作品进行了数字签名,第三方可以用版权持有者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进行验证,如果作品的数字签名值验证通过,则表明此作品确实是版权持有者所有,因为只有版权持有者才有私钥能生成该签名值。也就是说,通过这种自动监控,可以通过平台实时的侵权监控来保障原创作品的权益。
3、如何进行版权追踪?
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完整记录作品的所有变化过程,有利于实现版权交易的透明化,所有涉及版权的使用和交易环节,区块链都可以记录下使用和交易痕迹,并且可以看到并追溯它们的全过程,直至最源头的版权痕迹。区块链记录的版权信息是不可逆且不可篡改的,公开、透明、可追溯、无法篡改,保证了信息的真实可信。
以数字化产物的版权为例。数字版权所对应的文字、音乐、美术、摄影等作品较容易上链,在区块链平台提交的作品会和作者信息等记录成区块,并且打上对应的时间戳,版权后续的转让也会带上时间戳的证明,这对于版权所属的确认极为方便。音乐、视频、文章内容这种属于可以在线消费,并且完全记录的,这比较适合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版权。生产者可以设置相应的权限,比如用户只能看,不能下载、复制等操作,就可以保证用户不可以随意保存以及在其他各个渠道传播原创作品,这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生产者的原创作品在链上的唯一性。
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大化的激发用户的原创激情。依托于区块链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公开账本,记录时间戳,实现个人创作内容的唯一性,保证原创;这种完全去中心化的形式,砍掉所有中间商或平台商的利润,将个体内容价值100%返还给创作者,实现个体内容创作激励的最大化。内容的创造者通过生产内容来创造价值;内容的消费者以转发、点赞、评论、投资等形式来创造价值,实现价值的自由流通。
比如“音量”平台。音量作为全球音乐价值互联生态平台,致力于解决音乐版权保护、版权变现、音乐IP挖掘和孵化等问题。在版权保护上,音量基于区块链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性,将包括音乐相关如词曲、词曲作者、演唱者、封面图等元素进行采集,并上传到区块链上进行加密存储,实现可信版权,无法盗取,并将版权收益自动结算至音乐人的加密账户中,帮助音乐人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换句话说,音量平台通过版权登记、存证、监控和维权,帮助平台音乐人有效打击盗版,最大化实现变现。
区块链+版权的阻碍和限制
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可以很好地方便了版权的登记和确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版权。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来看,用区块链来减少版权纠纷,仍然会有一些发展限制:
1、区块链版权认证平台的互通
目前国内外均有从事区块链版权认证行业的企业。而版权作者往往在不同的平台上登记信息。假设作品的真实作者在A平台提交了版权登记并通过,而侵权者则在B平台又提交了对该作品的版权登记,就容易造成版权纠纷的问题。根据提交时间的先后,各平台可以判断版权所属。但是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有可能降低版权登记和确认问题的效率,因此需通过如“侧链”等技术增强各版权认证平台间的交流效率,或提供一个唯一的版权认证平台。
2、防侵权技术的局限
区块链技术主要可保证版权信息在链上记录后,可提供不可篡改版本信息,便于维权取证。然而在防止电子信息的流变、盗用(如绘画作品略作改动后重复使用、文字作品复制粘贴等),目前尚未有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何结合如图像识别、复制检测等技术,迅速确认作者的作品版权登记,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3、区块链版权的法律保护
工信部在2016年10月21日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3.4区块链与文化娱乐”一节,专门描述了区块链技术如何用于版权保护,明确了区块链技术用于版权保护在司法取证中的作用。可即便如此,目前与区块链相关的法律少之又少,在区块链上做版权登记确权,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完善相关法律,使得作者的在链上登记的版权信息得到法律的认可,一旦出现版权纠纷也会有法可依。并且,通过法律的颁布,也是对区块链版权登记的重大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层面正在积极推动区块链在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例如,中央网信办、文化部等文化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公开倡导区块链版权的应用,认为区块链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会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此外,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数字版权登记部主任张建东曾表示,“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可信地记录版权内容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完整的版权证据链,并可公开查证,确保了版权内容在流通过程中权属的清晰可信。”政府部门相信并支持区块链在版权领域的应用,将会对区块链+版权的落地起到巨大的推动。
音量官方Telegram群:https://t.me/joincha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