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为什么要上大学”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心里都是考虑过的。
是为了摆脱贫困,获得体面的工作?还是为了开拓视野、探索未知,为人类智慧添砖加瓦?
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人的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
东方人:上大学几乎是人生必选项
吴军在《大学之路》一书中指出:在亚洲人看来,上大学是进入或维持较高的社会阶层的唯一方法,同时也是获得体面工作和收入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只要是家庭经济不是太困难,孩子学习还过得去,就一定要让孩子上大学,而且千方百计地要上好大学。上大学几乎成了一个必选项。
这就不难解释国内无数学生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片面追求高学历高文凭,在没搞清楚学习的目的之前,读完本科再读研究生,甚至再读博士的现象。最后却并未从事所学专业工作。这种不是出于兴趣的学习,不仅学起来痛苦,还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
最近,一位知乎上的网友私信我,她才读完大一,说想考我母校的研究生。我问她为什么想考研?她回答:想出人头地!还未接触专业课的她,想要考某个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难免让人对她的报考动机持疑问。
西方人:只有从事特定职业的人才需要上大学
在欧美人看来,上大学是进入某些特定职业(如律师、医生)才需要的途径,但并非所有的职业(如厨师,酿酒师,园艺师)都需要上大学。一些职业学校也能够传授他们必要的知识和工作技能,而且社会地位也不低。
这一点可以从美国大学的入学率和毕业率反映出来。据2014年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有1/3的人没有上大学。而且一流大学的学生毕业率最高的也只有90%(哥伦比亚大学)。
与中国大学学生拿不到学位是因为学习成绩差不同,在美国,大部分人拿不到学位,是主动退学的。因为他们对学习不再感兴趣,认为为了一个学位付出高昂的学费性价比不高,直接工作赚钱更实在。如乔布斯就是因为学费太昂贵,且对学校课程不感兴趣才退学。
英美私立大学推崇的精英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手段;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名誉或者赚钱;是让人获得良知,具备社会责任感。
正因为如此,哈佛耶鲁等名校并不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学生会花一半的时间在课外活动中,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如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这与中国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习和准备考试上大相径庭。吴军认为,如果学生在这些大学学不到这些优秀品质,则失去了上这些大学的意义。
吴军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助教时发现,虽然亚裔学生在入学时成绩比其他人高不少,但是表现突出的不多,而且学得被动。白人孩子则有相当多出类拔萃的,他们学习主动,对学科有兴趣,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成绩优异。
这体现出了抱着功利的目的学习和出于兴趣学习,结果往往不同。前者往往缺乏后劲,在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起,就再也不想学习了。
大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当然,也不能排除中国人纯粹就是抱着追求知识的目的而上大学或者出国留学的。但是大学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才是立足于当今社会的不二法门。
吴军用马拉松比赛来形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可谓经典:拿到毕业证书,不过是在马拉松比赛中取得了一个不错的站位而已,人生这所真正的大学,路途才刚刚开始。
看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知道,在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很拥挤的,但是当1/4赛程过去之后,选手们彼此的距离就拉开了,在起跑时占得的那一点便宜到这时早就荡然无存了,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方设法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拥挤,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