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赏罚分明”是很多家长推崇的教育方式。
但其结果,却往往不如我们预想的那样行之有效。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无奈:
孩子天天玩游戏,我打也打过,骂也骂过,甚至摔了他的手机,他就是改不掉。
你答应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就给他零花钱,起初还有点效果,为什么后来却没什么用了?
奖励和惩罚真的能有效塑造孩子的行为吗?到底又是什么使你的奖励和惩罚失效?
如果你也有上面这些困惑,《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这本书中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或许能让你豁然开朗。
01 不当的惩罚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制止孩子的行为
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
广东江门,一位爸爸因为儿子偷钱,把孩子吊起来用竹条打屁股。
如此偏激的教育方式,很快就被警察强力制止。
可新闻的评论区,却有一大群网友对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表示认同。
对于孩子来说,偷钱当然是错误且有待纠正的行为。
但是如此严厉甚至暴力的惩罚真的能达到效果吗?
我们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个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在一项儿童游戏研究中,告诉参与实验的孩子不能玩其中的一个玩具,如果玩了就会受到轻或重的惩罚。
很多人觉得,一定是惩罚越重,越能制止孩子去玩这个玩具。
可实验的结果却是:受到较重惩罚的孩子并不会改变对玩具的喜爱程度,一旦再有机会,他还是会继续玩这个玩具。
而受到较轻惩罚的孩子,反而不在对这个玩具感兴趣。
为什么严厉的处罚反而会失效?
社会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理论给出了答案。
认知失调,简单来说,就是态度与行为不一致而引发的不适感。
比如这个实验中,孩子喜欢玩具却被告知不能玩,不明原因的孩子就会产生行为与态度的认知失调。
这时,严重的惩罚会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我已经付出代价了,就能心安理得地玩。
以色列一家幼儿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为了防止家长接孩子迟到,幼儿园制定了一套罚款机制,迟到时间越长罚款越多。
结果,迟到的家长不减反增。
因为家长们觉得,我交了罚款就相当于花钱给孩子报了个延时班,本来不好意思耽误老师下班的家长却因为罚款,把迟到变成了理所当然。
对孩子的惩罚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过度的惩罚反而会让孩子自责的心理减弱。
比如这段开头提到的男孩偷钱的案例里,如果孩子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偷钱”这个行为的厌恶,那他一找到机会还会继续犯错。
如何让惩罚真正改变孩子的行为?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一书在“惩罚之谜“这章中给出了两个建议:
1.要让孩子感受到错误行为的自然结果,而不能让孩子付出过度代价,比如用辱骂、讽刺等人身攻击或身体疼痛惩罚孩子。
2.要明确针对相应的行为,而不能夹杂父母的情绪,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惩罚是因为让父母生气。
一味地指责和打骂,是无用的。
孩子只有从内心认识到行为本身的错误,才能真正停止这种行为。
02 过多的外部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动机
同样,如果想让孩子长久地保持一种行为,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从内心接纳并喜欢这种行为。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可以达到效果。
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他随机选取了一些大学生,分成两个组去做有趣的智力题。
第一阶段:所有学生正常解题,没有任何奖励;
第二阶段:实验组的学生每完成一个难题会得到 1 美元奖励,对照组的学生则没有任何奖励;
第三阶段:让所有学生自由活动,观察他们是否主动做题,以此判断学生对解题的兴趣。
结果发现,在自由时间,没得到奖励的学生比得到的学生反而会更主动地去解题。
当一个人进行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外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这就是著名的“德西效应”。
为什么有些奖励会产生德西效应?
原因就在于,它破坏了孩子的内在动机:
1.剥夺了自主选择的满足感
你是喜欢做自己随心所欲选择的事,还是做为了达到目标必须去做的事?
毫无疑问,当然是第一个。
人们总能从可以自主选择和控制的事情中得到满足感,而德西实验中,金钱奖励把这种满足感变成了被人操纵的控制感。
2.转移了对行为本身的关注
当一道有趣的智力题和1美元奖金放在我们面前,绝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都会被奖金吸引。
比起行为本身,那些诱人的奖励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无法体会到单纯解题的乐趣。
3.降低了行为的趣味性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无聊的年轻人以踢小区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扰。
一天,一位老人想了个办法。
他对这几个年轻人说:“我很喜欢踢垃圾桶的声音,你们每天来踢我每天给你们一块钱。”
三个人很高兴,每天使劲踢垃圾桶。
几天后,老人说,只能每天给他们五毛钱。
这几个人很不开心,每天勉强去踢垃圾桶。
一星期后,老人再次降低价钱,变成两毛钱。
几个年轻人非常生气,再也不踢垃圾桶了。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包含了极强的目的性和条件交换,趣味性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对孩子来说奖励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物质奖励。
03 用比惩罚和奖励更有效的方式塑造孩子的行为
清华THBI儿童认知研究所的邱天老师曾说:
“惩罚和奖励都是外驱力,它们有时候会摧毁孩子的内驱力。”
而塑造孩子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对此我们可以这样做:
1.当好榜样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做过一个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
他把一群孩子分三组观看一个成年人殴打玩偶娃娃的视频。
第一组,孩子们看到打娃娃的成年人被给予糖果或汽水奖励;
第二组,孩子们看到打娃娃的成年人被惩罚打耳光;
第三组,孩子们看到成年人的攻击行为没有任何后果。
然后,让这些孩子接触娃娃
结果,第一、二组的儿童都会去模仿视频中打娃娃的行为,而第三组儿童模仿行为较少。
但一段时间后,当三组儿童再次回忆视频,接触娃娃时,他们的攻击行为水平几乎一致。
班杜拉由此得出结论,惩罚和奖励对孩子的行为影响十分有限,但仅仅看到行为就能让孩子主动自觉地模仿。
所以,作为父母,塑造孩子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天生模仿力极强,再严厉的惩罚和诱人的奖励都比不过父母天长日久、潜移默化的榜样影响。
2.精神奖励
内驱力是来源于内心的力量,比起金钱和物质等外部奖励,给孩子精神奖励才能调动他们的内驱力。
著名心理学家雷帕的画画实验正说明了这点。
雷帕在一所学校随机挑选了20名喜爱画画的儿童,分成两组接受绘画训练。
他对第一组孩子说:你们画的好就能得到礼物,对第二组孩子说:我很喜欢你们的画,好好画哦!
一开始,两组孩子都认真画画。第一组孩子如约获得了礼物,第二组孩子则得到了老师的赞美与表扬。
可一段时间后,第一组只有8.6%的孩子在坚持画画;而第二组孩子,却有16.7%的孩子自愿主动地去画画。
所以,比起用物质奖励驱动孩子,责任感、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主选择等精神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建立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3.善用诱惑
尹健莉老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为了培养女儿的阅读兴趣,她每天在女儿面前读小说,并赞叹小说很有趣。
她会有意无意地把故事情节讲给女儿听,却在引人入胜的环节故意停止,女儿被她诱惑的心里痒痒就开始了自己阅读。
尹健莉老师说,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孩子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
聪明的父母,都善于用诱惑的方式激发孩子做事的兴趣。
04
著名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诱人的奖励和严厉的惩罚,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孩子的行为。
但其本质却是借助外部力量对孩子的操控。
而塑造孩子行为最长久有效的方法,还是让他们从心里喜欢或者拒绝某件事,所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才是根本。
愿每一个父母都能用自己的耐心和智慧,点燃孩子心中的小火苗,让它燃烧出孩子美好光明的未来。
网友评论